“傳令下去,剩餘兩千騎兵分兩部,左右兩翼各一千,無軍令不得擅自出擊!”蘇揚遠遠看見守軍已經擺下陣勢,當即調整了部署。
“遵令!”傳令官答應,當即命令大角手吹起了大角。
兩千騎兵得到命令當即一分為二,一千人從右翼調到了左翼。
城外出戰的守軍大將杜爽手裡有三千騎兵,但他得知派往杜陵的兩千步卒被幹掉之後就意識到壞了,對面的蘇揚絕非軍事小白,如果兩軍開打之後,薛楚玉率騎兵從杜陵衝下來,以這段路的路程加上騎兵的衝刺速度,己方右翼肯定頂不住,為了防備薛楚玉的這兩千騎兵,他下令從左翼抽調了一千騎兵增加了左翼的防護力量,再加上右翼原本有一千騎兵,現在右翼有兩千騎兵,左翼只有一千了。
坐在馬背上的杜爽皺著眉頭,看著遠方徐徐而來的黑壓壓的大軍,他心裡有些沒底了,他知道對面的統軍大將是蘇揚,剛開始以為蘇揚只是一介小兒,就算跟裴行儉學過幾天兵法,也應該沒有多少領軍交戰的經驗,沒想到這沒開打,蘇揚就給了他一個下馬威。
“這下去不行,這蘇揚小兒看上去似乎不太好對付,他不僅兵力人數上佔據絕對優勢,而且在地利上也有優勢,此時太陽從東邊升起,太陽光直射我方將士的眼睛,這對我方極為不利,更何況右翼還有他兩千騎兵在杜陵對我軍陣虎視眈眈,不能以常規戰法與之交戰,否則必敗無疑!”
想到這裡,杜爽想起了從前劉仁軌傳授給他的一套佈陣之法,當即從旗手手中搶過令旗重新佈陣。
他手裡的令旗一動,大角手、鼓手等也不得不進行配合,在這幾種傳令手段的配合之下,軍士們收到命令只好按照軍令的規定趕到規定的地點列隊。
城樓上的劉仁軌、蘇良嗣等人看見杜爽竟然臨時變陣,這讓他們大吃一驚。
“劉相,杜將軍怎麼臨時變陣啊,這如何來得及?如若蘇揚此時率軍衝上來,城外剩下的八千大軍就完了!”蘇良嗣焦急的說道。
劉仁軌皺起眉頭,他發現杜爽這麼做也並非沒有防備,三千騎兵還沒有動,這就是留下來準備阻擋蘇揚大軍此時發動快速攻擊的預備隊,此時正在重新佈陣的只有五千步卒。
“咦,杜爽這傢伙這是要······原來如此,他是想用此陣阻擋蘇揚大軍,只要堅持到午後,到那時太陽光照射的就是蘇揚,對我方有利,只是······這陣勢複雜,也不知道他能不能完成,不過這地形也不對啊,不過用這個陣來對付蘇揚,雖然沒有利用地形,但是阻擋蘇揚應該足夠了吧?”
蘇揚大軍正在緩慢向前推進,軍陣已經成型,就是簡單的左中右三個大方陣,大方陣中有許多小方陣,兩側騎兵,中間是步兵。
現在蘇揚大軍是進攻方,軍陣是越簡單越好,簡單就意味著調動起來容易得多,軍令容易傳達,越複雜的軍陣轉換陣型越困難,軍令傳達也要困難得多,關進是還要考慮到軍士們的執行能力。
但對於打定主意死守的守軍而言,軍陣是佈置得越嚴密越好,漏洞越少越好。
其實古代軍陣並不複雜,是話本小說之類把它們描繪得讓人一頭霧水、神乎其神,真正能實用,並且能常用到的也就那麼十幾種,古代幾個兵法大家都已經把它們總結出來了。
但凡處在守勢的軍陣,想要發揮它的最大威力,必須要結合相應的地形才能做到,並不是你想隨時佈陣就能佈陣的,如果不結合相應的地形就在平地上擺開這個陣勢,其實就是一個花架子,好看不中用。
“將軍,守軍變陣了!”旁邊偏將段懷簡高聲說道。
蘇揚也看見了,他眯著眼睛看過去,因為兵士們的跑動,守軍所在之地已經是煙塵升起,看不太清楚具體情況。
這時偏將龐累抱拳建議道:“將軍,趁著守軍變陣混亂之際,不如命騎兵出擊,一舉沖垮他們!”
蘇揚看了看,搖頭道:“不可貿然行事,你們看,雖然他們的步卒在變陣,但兩翼騎兵還巍然不動,我軍此時若命騎兵出擊,他們必然派兩翼騎兵出來截擊,到時候雙方騎兵在兩軍陣前混戰,他們倒是無所謂,但卻削弱了我軍的優勢,我軍若是要放箭或出擊,還要顧及誤傷同伴!”
周圍幾個偏將聽見他這番分析都不由點了點頭。
段懷簡頗不甘心,“將軍,難道就這樣任由他們完成變陣不成?”
蘇揚聞言一愣,笑了笑說道:“無妨,就算讓他們完成變陣又何妨?這一仗,怎麼打在我;打不打,也在我!我若認為勝算大,可以打,那就打;我若覺得就算勝,但傷亡過大,我可以走,明天再來,守軍能奈我何?”
旁邊一個司馬拱手說:“將軍所言甚是,如今主動權在我軍手上,該著急的是守軍!”
蘇揚大軍在距離城牆三里外站定,前排軍士們與守軍杜帥的人馬相距一里左右,這裡距離既超出了軍中伏遠弩的射程,也在城牆上床子弩、投石機的射程之外。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將軍,他們完成變陣了!咦,這是一個什麼陣?某怎的沒見過?”偏將龐累說著皺起了眉頭。
其他幾個偏將、副將也都是一頭霧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