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雙手交叉攏在袖子裡的老太監從紗帳後走出來,“帝王豈能完全相信一個臣子?”
李治一怔,隨即笑了:“是啊,身為帝王不能完全相信一個臣子,這個張虔勖看著老實,表忠心時言辭灼灼,實則油滑得很,他如果是一個文臣倒也罷了,可他是一個武將啊!”
“太子登基不能出問題,朕不擔心其他各衛番上兵馬,沒有兵部魚符和皇帝授冊,任何人也無法調動,但左右羽林軍不同,這兩支兵馬的成分太過複雜,他們當中有朕的人,也有皇后的人,一些武官還與幾個宰相關係匪淺,他們的調動不需要兵部魚符,連聖旨都不需要,原則上只有皇帝才有指揮權,實則一個宰相甚至都能調動全部的左右羽林衛!”
“朕死後,你跟朕盯著張虔勖,只要他敢稍有不利於新君的舉動,立即誅殺!”
老太監道:“遵旨!近日,上陽宮那邊的人與羽林軍將校接觸頻繁,雖然是私下進行,但瞞不過老奴的眼睛,陛下難道不擔心皇后娘娘在陛下駕崩之後聯合朝中大臣,以羽林軍為依仗廢黜太子,另立新君?”
“······”李治沉思,良久說道:“她要真敢這麼做,那你就殺了她!”
老太監道:“陛下,殺張虔勖,老奴辦得到;殺皇后娘娘,老奴辦不到,她身邊的程英在武藝上不弱於老奴,就連上陽宮令謝碧瑤都比老奴差不了多少!”
李治考慮了一會兒,擺擺手:“知道了!”
皇帝召見張虔勖的訊息很快傳到了武媚孃的耳朵裡。
她聽後經過思索,對謝碧瑤說:“安排本宮與張虔勖見個面,儘快!”
“諾!”
這天夜裡,張虔勖在帶隊巡查崗哨守衛時在瑤光池畔秘密與武媚娘見了面。
“你把陛下召見你時的情形、說過的話一五一十的講給本宮聽!”
“諾!”張虔勖答應,一邊回憶一邊講述見皇帝時的經過。
武媚娘聽後意識到了,皇帝並不相信張虔勖,甚至也在防著她,或許皇帝甚至可能都會留下誅殺她的密詔。
“皇帝開始猜忌你了,你但有任何不臣之舉,必有殺身之禍!從現在開始,你不要再與本宮見面,也不要再有任何其他舉動,即便陛下駕崩了,新皇登基了,沒有本宮身邊心腹親信謝碧瑤給你傳話,你誰都不能信,也不能主動來見本宮!”
“臣明白了!”
回到上陽宮後,武媚娘讓謝碧瑤向程務挺傳話,從現在起停止任何活動,不要再去左羽林軍,也不要再操練左驍衛兵馬。
李治的病越來越重,他在等死,也在等某人、甚至某幾個人做蠢事。
十二月初四,他意識到自己真的快要不行了,下詔宣佈改元,更改年號,這天早上他還準備前往應天門城樓親自宣佈敕書,但因為身體突然急轉直下,不能前行,只能召集文武百官在貞觀殿前宣佈。
這天夜裡,李治感覺自己快要油盡燈枯了,他也鬆了一口氣,武媚娘終於還是沒有在他死前做出忤逆之事,這讓他相信,武媚娘心裡還是有底線的。
他能夠放心宣佈遺詔了,於是讓曹友德傳太子、皇后和各宰相火速趕往貞觀殿。
眾人接到傳召之後,紛紛趕往貞觀殿,等眾人一一趕到時,中書舍人王德真已經草擬好了遺詔。
“陛下,人都到了!”太監曹有德走到已經到了彌留之際的李治身邊輕聲稟報。
李治已經不能言語,也睜不開眼,看不見,只能稍稍抬手。
曹有德當即說:“陛下有旨,讓劉相公宣讀遺詔!”
劉景先從王德真手裡接過遺詔,包括武媚娘在內,太子李賢和其他各宰相紛紛跪倒。
“······天下至大,宗社至重,執契承祧,不可暫曠。皇太子可於柩前即皇位,其服紀輕重,宜依漢制······軍國大事有不決者,可問天后”
當夜,李治在貞觀殿駕崩,群臣痛哭。
喜歡大唐暴吏請大家收藏:()大唐暴吏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