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十夜。
東都洛陽皇宮莊敬殿外響起了整齊的腳步聲,伴隨著金屬摩擦之聲由遠及近。
蘇揚手握戰刀跟在一隊巡邏的羽林衛士旁邊巡查著皇宮各處,隊伍經過了莊敬殿,很快來到了太儀殿外。
蘇揚發現太儀殿的門廊下多了一盞燈籠,他喊道:“立定!”
兩列縱隊的羽林衛士停在了原地,蘇揚握著戰刀邁步走上臺階來到宮殿門廊下巡查了一遍,然後沿著屋簷繞過大殿的拐角來到西面牆壁下,他左右看了看,伸手把牆壁上一塊鬆動的磚頭抽了出來,把另外一隻手伸進去摸出一個疊成方塊的紙片,迅速又把磚頭塞回去恢復原樣。
接著屋簷下的燈光,蘇揚開啟方塊紙片,紙片上寫了兩行字,內容寫的是前天下午武媚娘在見皇帝不得之後返回上陽宮單獨與宮令謝碧瑤見了面,兩人聊了什麼不得而知。
這事發生在兩天前,那天他還在皇宮巡查過,訊息已經過去了兩天,不過這種訊息的確不是什麼十萬火急的訊息,因此鐵衛在宮中的內線並沒有以特殊的渠道傳遞出來,而是以這種穩妥的方式傳遞了情報。
看完內容之後,蘇揚把紙條伸到燈籠下燒掉了。
這些天他已經收到了訊息,皇帝已經兩個多月沒有見皇后武媚娘了,皇帝開始不待見她,估計她已經開始著急了,蘇揚認為這很可能與上次湯藥事件有關。
“這個女人······以她的性情,只怕不是一個坐以待斃的人吧?”蘇揚想到這裡皺起眉頭,就算不看歷史,僅從這幾年他親身參與並見證的事情上來看,武媚娘都是一個果決狠辣的女人,她絕對不會看著自己一步一步失去權勢,絕對不會甘心在溫水煮青蛙式的環境中銷聲匿跡。
翌日,皇帝下旨召開朝會,按照往年慣例,這一天要決定上元節燈會的事情,要擬定新年開春之後朝廷各項政務。
朝會在乾元殿召開,殿內千牛衛士執御刀護衛在皇帝左右,階陛之下是羽林衛士,身為彰武郡公,蘇揚本應穿朝服參加朝會,但他身為羽林將軍又擔負著護衛之責,披甲頂盔站在階陛右側之下,把群臣與皇帝隔開。
今天皇后武媚娘也來了,蘇揚很清楚,李治並沒有派人去請她,但她卻自己來了,這個女人可是一直都不閒著。
李治聽完朝臣們一一站出來彙報如何對開春之後的軍政事務展開公工作之後,時間已經過去了兩個時辰,眼看到了正午,他伸手搓了搓臉,“諸卿既有了相應的準備,那就照此辦理吧!”
“遵旨!”眾臣齊聲答應。
李治感覺到自己的身體越來越差,心中有一股緊迫感,大唐天下萬里疆土他還有很多地方都沒有去過,他看了看階陛之下的眾臣說:“趁著身體還能走得動,朕打算分封五嶽!狄仁傑,你為頓知使!”
狄仁傑還沒有來得及站出來領旨,朝廷大臣們就有了激烈的反應,一個個頓時議論紛紛,只見其中一人站出來舉著芴板高聲道:“陛下,臣監察御史李善感冒死進言,分封五嶽實在不妥,請陛下收回成命!”
李治的臉色有些不好看,其他朝廷大臣們一個個左顧右盼、交頭接耳互相議論,他冷聲道:“朕分封五嶽祭天拜地、向諸天神靈祈福保佑我大唐江山萬年永固、黎庶安康,有何不妥?”
李善感說:“陛下,分封五嶽路途遙遠,臣恐陛下龍體不支,為大唐江山社稷計,還請陛下保重龍體!且陛下御駕出行,隨行陪同大臣、官吏、宮人人數眾多、沿途耗費巨大!去年春關中大旱餓死百姓無數,接著又接連暴雨內澇,蝗蟲四起,以至於關中各州郡顆粒無收,就連洛陽等地也是連連大雨造成河水決堤,淹死百姓牲畜無數,八月又出兵漠北征討北蠻,朝廷為賑災和出兵以至國庫空虛,開春之後朝廷還需要各項開支,若臣所料不差,國庫已經拿不出錢來了!朝廷若不拿錢,那就只能向百姓伸手,分封五嶽實際上成了勞民傷財之舉啊,請陛下三思!”
李治沉著臉,目光在群臣之中掃視,喝問:“戶部尚書何在?”
一個六十多歲的大臣站出來行禮:“臣戶部尚書崔知悌拜見陛下!”
“朕問你,戶部可還有錢?”
崔知悌道:“陛下,戶部早就沒錢了,今春朝廷開支還有一半的缺額,還請陛下下旨從左右庫藏調撥一部分錢糧用於戶部開支!”
李治氣壞了,讓你戶部拿錢,你不但不給,反而還找皇帝老子要錢,你這臉皮還真不是一般的厚!
他又問:“太府卿呢?左右庫藏可還有餘錢?”
太府卿舉著芴板一顫一顫走出來,“陛下,去年的賑災和出兵耗費甚重,左右庫藏只剩下一些金銀珠寶和玉石,摺合錢幣大約兩百萬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