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娘、仙娘!”蘇揚回到自家府邸進門就大喊,家丁和婢女們見他回來紛紛打招呼。
太平公主和淳于仙仙聽見聲音從後院跑出來,“郎君你回來了?路上還順利麼?”
“順利、順利!先別說這個了,仙娘,我們剛來洛陽的時候我不是讓你多采買一些糧食麼?現在咱們府裡還有多少糧食?”蘇揚急切的問道。
淳于仙仙回答說:“當初一起採買了六百石,現在應該還剩五百多石吧,怎麼啦?”
蘇揚立即說:“你們知道南城那邊現在成什麼樣子了嗎?我剛回來不知道決堤淹死了多少人,但現在肯定有很多人餓著肚子,很多人都聚在堤壩上無家可歸!仙娘、月奴你們倆帶家丁婢女們準備鍋碗瓢盆帶上一些糧食去南城區尋一塊乾燥之地搭建灶臺生火煮粥給饑民們充飢,僅靠官府賑濟是來不及的,我到現在都沒有看到官府的粥棚建在哪裡!”
淳于仙仙和太平公主連忙答應,兩人一個召集家丁婢女們進行動員,另一個喊上幾個人手準備工具和糧食。
沒過多久,二女就帶著家丁婢女們以驢車馱載工具和糧食往南城區而去。
蘇揚考慮到南城區決堤受災,社會治安和秩序只怕會很混亂,他立即喊來郭知運叫道:“知運,你兩個嫂嫂去南城區給災民施粥了,你帶幾個扈從過去維持秩序,別讓人傷了他們!”
“諾!”郭知運答應,立即招呼十幾個扈從帶上兵刃列隊快速跑出了府邸。
蘇揚返回左羽林軍駐地銷假,正打算前往南城區去看看受災情況,也順便看看太平公主和淳于仙仙二人施粥賑濟災民的事情做得如何,他想了想還是往皇宮方向去向皇帝報道。
李治此時在貞觀殿西側的西上閣處理政務,聽到太監稟報蘇揚求見,就讓太卷宣他進殿。
“臣蘇揚參見陛下!”
李治抬頭看了看,又寫了幾筆,放下筆起身活動了一下肩膀和手臂,招呼道:“陪朕出去走走!”
“諾!”
蘇揚跟著李治北出西上閣,又向西來到了一片園子,走了沒多久,就看到一座閣樓,其上書曰:“同心閣”
李治很輕鬆的漫步著,一邊走一邊說:“鎮遠這次回長安,裴公的喪事可曾辦妥?”
蘇揚躬身:“辦妥了,裴家決定靈柩就暫時存放於家中,等待關中災荒形勢好轉一些再運回聞喜祖籍安葬”。
李治頗感惋惜,“裴公文武全才,走得太匆忙了!不過前兩天西域那邊傳來了好訊息,庭州刺史王方翼率軍解了月弓城之位,與車薄交戰於伊麗水,大勝,斬首數千,真是大漲我大唐天威啊,哈哈哈!”
蘇揚聞言也頗為振奮,抱拳道:“恭喜陛下,臣以為有王將軍在西域,車薄翻不起大浪來,不出一月,王將軍定會又有好訊息傳來!”
李治點點頭,腳步也輕快了不少。
蘇揚沉思一下,試探道:“陛下,今天乃多事之年,先是車薄反叛,後又有北蠻餘孽叛逃聚眾對抗朝廷,我朝又有裴公、李謹行將軍、前宰相李敬玄相繼病逝,就連藥王孫老先生都與世長辭了,還有曹王也······”
李治猛的停了下來,轉身問:“曹王?曹王怎麼啦?”
蘇揚一臉吃驚:“陛下,您不知麼?曹王在黔州自盡了,其子俊說他是見了黔州刺史謝佑之後回家就上吊了,外面有傳言說是······是陛下下密詔賜死他的,難道······”
李治臉色大變,拳頭都握緊了,眼裡幾乎要噴出火來,他遊玩的心思也沒有,平息了一下怒氣之後揮了揮手:“你先退下吧!”
“臣告退!”
蘇揚走後,李治陰沉著臉回到了貞觀殿叫來心腹太監曹公公,吩咐他去查曹王之死的事情。
曹公公帶著一些小太監以皇帝的名義把中書省和門下省一些負責草擬詔書和複核的官員都召集起來進行詢問,這些官員不知發生了什麼事情,把自己經手的詔書及書寫的內容都一一招供出來。
“陛下,查清楚了,大約兩個月前,您有些龍體不適,歇息了幾天,政務都是皇后處置的,賜死曹王的詔書就是其中一天發出去的,而且是以密旨的形勢發出,沒有經過門下省複核,但中書省做了備案,御寶郎那裡也有使用玉璽的記錄!”
“豈有此理、真是豈有此理!”李治氣得大怒,起身一腳把御案都給踹翻了。
殿內太監們和宮女們都嚇得跪在地上瑟瑟發抖。
“陛下息怒,龍體要緊啊!”曹公公跪在地上說道。
一時間李治彷彿又老了很多,過了許久,他冷聲道:“擬詔,革除黔州府上下所有官吏官職,貶為庶民!”
第二天,蘇揚在羽林衛左翊中郎將府當值時聽到了皇帝把黔州府上下官員全部革職的訊息。
“不對啊,皇帝為什麼會是這麼個態度,僅僅只是把黔州官員的官職革除了?這麼大的事情就這麼輕描淡寫的處理了?”
郎將皇甫開宏說:“將軍,末將聽說這個曹王······其實······”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