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眾臣各懷鬼胎紛紛離去之時,大理寺門外來了一個人,此人正是雲泉府都尉孟建威。
“這位軍爺,我是來替人贖罪的,不知要找哪個衙門的哪位官爺辦理此事?”孟建威掏出一貫錢塞在一個衛兵懷裡。
這衛兵立即把錢塞進懷中,對孟建威歪了歪腦袋:“跟某來吧,某帶你去!”
“多謝多謝!”
只過了兩刻左右,孟建威就一臉輕鬆的走出了大理寺上了對面街邊一輛騾車。
“阿郎,去何處?”車伕問。
騾車車廂內傳出孟建威的聲音:“去左徒坊!”
大理寺獄、金吾獄等等都不是真正的監獄,頂多只能算看守所,只有左右徒坊才是監獄,是判了徒刑之後讓犯人坐牢服刑的地方。
騾車在車伕的駕馭下行駛了小半個時辰來到了左徒坊門口。
“阿郎,左徒坊到了!”
孟建威從騾車上下來,帶著隨從提著一個包裹來到左徒坊門衛處,“軍爺,某是來替人贖罪的,這是大理寺開具的釋放文書!”說完,一串銅錢塞過去。
這些人收錢已經很熟稔,門衛把錢往懷中一塞,“開啟門,你跟某來去見典獄長!”
“多謝!”
李治當皇帝時政治還算清明,貪腐收孝敬還未成風,但有人給錢,小吏和官員們多數還是收的,收了錢辦事當然很快,不塞錢也給辦,只是不會這麼盡心盡力。
不到一刻,孟佳偉就在典獄長的班房內見到了許廣孫。
戴著木枷腳鐐的許廣孫一看見孟建威就忍不住哭出來,“都尉果真是信人,不枉某苦等一場!”
孟建威一看許廣孫的模樣就知道他在牢裡吃了不少苦,受了不受欺辱,當即說:“此地不是說話之地,我等出去再說!”
二人當即告辭了典獄長離開了左徒坊。
騾車搖搖晃晃的行駛著,車廂內,孟建威聽了許廣孫在牢裡這段日子所遭受的待遇忍不住唏噓不已,隨後說道:“某先帶你去一處客棧洗漱進食,稍後咱們再商議接下來的事宜!”
“一切聽從都尉吩咐!”
三天後,三仙嶺腳下來了一個文弱書生,此人就是許廣孫。
北風呼呼從北往南吹,吹到這三仙嶺被擋了下來,山腳下顯得格外冷,許廣孫縮了縮脖子,裹緊身上破爛的衣裳向三仙嶺上爬去。
剛到地勢崎嶇的半山腰,正爬得氣喘吁吁的許廣孫就被突然從高處跳下來的四個手持長矛和大刀的山匪給圍住了。
“呔——你是何人?為何往我三仙嶺而來?”其中一個山匪頭目用大刀指著許廣孫大聲喝問。
許廣孫嚇得一屁股坐在地上,連連求饒:“大王逃命、大王饒命啊,我叫黃進文,是的黃家村的村民,我是來投奔三仙嶺的大王的!”
“哦?你是如何知曉三仙嶺的?”
“回大王,是縣城劉記布行的劉掌櫃介紹的!”
“原來是他啊!行,你跟我們走吧,某不是大王,大王在山嶺上呢!”
許廣孫連忙答應,暗暗鬆了一口氣,總算取信了這幫悍匪,跟著這幫悍匪上了山。
第一次來到這三仙嶺的許廣孫剛一走進山寨的大門就傻眼了,他早就暗地裡聽人說過這山匪山寨表面上是一個坐落在三仙嶺上的村子,實際上暗地裡是一個土匪山寨,他一進寨門果然發現這實際上還的確就是一個村子。
村子裡小孩們互相追逐嬉戲,雞犬之聲相聞,農人們揹著鋤頭從田間回來,三五成群的走在一起笑著說話,一個男子被婆娘從屋子裡追著打出來,夫妻倆打成一片。
無論怎麼看,這都是一個極為正常的村子,不知道的人只怕怎麼也不會想到這其實是一個山匪窩子。
“難怪這山匪窩子能存在這麼多年而不被官府和朝廷發現,敢情他們太會裝了!還有那上山的山道,蜿蜒崎嶇,地勢險要,只怕就算官兵來圍剿也輕易攻不上來,若是此處山匪頭子有些本事,只怕官兵都會吃大虧!”
正心中嘀咕的許廣孫被山匪頭目帶到了一個稍稍大的房屋前,“到了,跟上,別四處亂看!”
“哦、哦!”許廣孫答應,連忙加快腳步跟了進去。
喜歡大唐暴吏請大家收藏:()大唐暴吏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