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仁軌思索一番站出來拱手道:“陛下,臣以為此案既然是大理寺查出問題來的,那就依然以大理寺方面為主,另外在從御史臺、戶部和少府監再各抽調一人協助大理寺查辦此案!”
宰相裴炎有不同意見,他站出來說:“陛下,右藏庫這件案子涉及到大量的賬目,大理寺方面只怕不能勝任!”
太子李賢向劉納言打了一個眼色,劉納言當即站出來反駁:“裴炎這麼說也未免太輕視大理寺了,大理寺負責全天下死刑以上案件、京師徒刑以上案件的複核,什麼樣的人才沒有?要找幾個懂算術的官吏很困難嗎?再說了,劉相爺不是還提議讓戶部派人協助嗎?你擔心什麼?你是擔心他們把賬目算錯,還是擔心真的查出問題?”
裴炎這下炸了,臉色漲得通紅:“劉納言,你這是何意?”
這時皇帝出聲了:“夠了,就依劉卿之言!以大理寺正蘇揚為主審官,戶部侍郎萬通明、御史臺新任監察御史魏真宰、少府監正褚世忠為陪審官協助調查此案!”
被點了名的幾個人立即站出來行禮:“臣等遵旨!”
唐朝的司法體系在歷史上算得上是相當進步和文明的,但封建王朝的司法體系畢竟有其侷限性,除了王權時常凌駕於律法之上外,還因為唐朝的司法體系也與其他封建王朝一樣,偵辦調查過程和訴訟判決職責都由相同的機構承擔。
這就讓主審官一般都對嫌疑人進行有罪推論,有了先入為主的意識,容易造成冤假錯案,以現有的偵察技術條件,很多案件偵辦官吏在查案時認為只要在嫌疑人有足夠作案動機的情況下,也不管證據是否充分、證據鏈是否完整就倉促定罪判決。
蘇揚帶著淳于仙仙和郭知運回到大理寺就立即下令從各個下屬衙門調集精通算術、熟悉賬目的官員和小吏,一共聚集了十八個人。
“卑職等參見寺正!”這十八個人在廳堂裡站成兩排見到來的蘇揚、淳于仙仙、郭知運、敬暉、尉遲真等人行禮。
蘇揚抬了抬手:“諸位免禮,今天把諸位調過來是為了查一件案子,需要進行大量的賬目計算,可能需要好幾天的工夫,此事需要嚴守機密,因此在這幾天的時間裡,諸位不能回家,待會兒我會派人去各位家中一一轉告諸位的家眷,讓他們放心!”
“這幾天,諸位要統一吃住,就算天塌下來也不能外出,都明白了嗎?”
眾人接二連三答應:“諾!”
蘇揚扭頭看向敬暉道:“敬司直,給你一個任務,現在你帶上一隊捕役和一隊禁卒趕往右藏庫,你需要做三件事情:第一,立即封存右藏庫所有相關賬本;第二,封鎖庫房,從現在開始不許任何人進入;第三,為咱們這些查賬的官吏和所有參與此案的兵卒捕役們在右藏庫安排好食宿!”
“諾!”敬暉拱手答應,當即轉身離開。
接下來蘇揚又安排一個官吏去準備查賬所需要的算籌、筆墨紙硯等物品。
沒過多久,一個小吏走進來稟報:“啟稟寺正,戶部侍郎萬通明、監察御史魏真宰、少府監正褚世忠來了!”
這是皇帝配給蘇揚調查右藏庫監守自盜案的副手,朝會結束沒過多久,蘇揚就派人去一一通知他們前來議事。
蘇揚把三人迎進辦公廳堂旁邊的會客房,分賓主就坐。
“三位,陛下把此案交由蘇某來主審,蘇某深感責任重大!右藏庫乃是國庫重要庫房之一,我大唐的財稅收入大約有一半都在其中,這個地方一旦出問題,那可是對我大唐一次沉重的打擊,因此蘇某希望諸位能夠密切配合蘇某查清此案!”
萬通明點頭:“這是當然,我等職責就是協助蘇寺正!”
其他兩人也紛紛點頭。
蘇揚看著三人說:“萬侍郎是戶部主官之一,又精通算術,某想請你主持右藏庫財貨庫存檔點清查事宜,蘇某已經給往侍郎安排好的人手,還請萬侍郎不要推辭!”
萬通明起身拱手:“萬某當仁不讓!”
蘇揚又看向少府監正褚世忠說:“某與褚監正雖不太熟悉,但也聽說褚兄的才華,還請褚兄主持右藏庫相關賬目的核查審計事宜!”
褚世忠拱手道:“明白!”
蘇揚把目光最後放在魏真宰身上,不久前他還把魏真宰引薦給太子李賢,這二人相處得還不錯,沒過幾天魏真宰就升任監察御史。
“元忠兄,咱們是老朋友了,這次陛下把元忠兄派過來也算是你我的緣分,魏兄既然是監察御史,那就請魏兄承擔監督參與此案所有官吏的重任,包括某在內,都在你的監察之下!”
魏真宰笑著拱手:“敢不從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