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犯追蹤》目前的劇本只寫到了第二季,但是整體的劇情脈絡基本已經確定,是一部科幻概念逐步升級的電視劇。
應該說這部劇的野心和高度是要超過《訊號》的,在第一季中案件的部分不會弱於《訊號》,這部分會走現實和寫實路線,透過一個個案件體現人生百態,描述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但在此之外,機器的設定要比“能穿越時空聯絡的對講機”更容易帶入到一些嚴肅命題的探討。
預知犯罪的設定天然就是絕佳的社會科學討論題目,一個人還沒有實施犯罪行為能被當成罪犯嗎?當你預知到犯罪去幹預的過程中,會不會也會產生連鎖反應,甚至傷害到本來在“預測”中不會受傷的人?這些都會在劇中有相關體現。
更進一步的,能夠透過這種“大資料分析預測犯罪”的機器實現“天下無罪”的理想社會嗎?警察真的按照機器的“將要犯罪名單”進行提前干預甚至逮捕,這會給法律、道德、人的心理以及社會的運轉模式帶來什麼改變呢?
這還只是“預測犯罪”的設定而已,機器或者說這種人工智慧本身也有可探討之處。
人工智慧為了減少事故和犯罪,直接干預甚至接手人類社會的運轉,你能否接受呢?
有一句話叫全知既全能,在網際網路社會,每一個人都會在網路中留下痕跡,智慧手機、智慧家電、自動駕駛以及無處不在的監控,當一個人工智慧掌握了這些資訊之後,它就會變得無比接近於全能。
在第二季第三季的人機對抗或者機機對抗中就會逐步顯現人工智慧掌握了大資料後會有多麼強大,敵方和主角團隊在各自人工智慧的加持中瘋狂開掛裝逼的劇情也是本劇的爽點之一。
作為夢工廠的重頭戲,畢竟規劃是要拍好幾季,經歷好幾年的電視劇,因為世界觀比較有優勢,如果ip打造的好,甚至能開發電影版,很可能是夢工廠的一隻金母雞。
所以剛過正月十五,《疑犯追蹤》還是召開了一個比較隆重的開機釋出會。
當然除了夢工廠的支持者和陳景行的影迷之外,大部分網民觀眾都沒有投來多少關注。
畢竟不像電視劇版《訊號》一樣有電影版的加持,而且卡司陣容雖然不低,段毅弘、潘越名和吳越都是很有名氣的實力派,但是沒有流量或者比較有星光的明星參演,更不是知名ip原著改編,媒體都沒有太大動力去報道。
除了《疑犯追蹤》開拍之外,第三部已經立項的電視劇,被很多媒體和觀眾關注的,魔改大雜燴版的喪屍末日電視劇《行屍走肉》卻遲遲沒有啟動拍攝。
當然,劇組已經準備好了,甚至演員陣容都已經確定了,唯一的問題是導演。
《行屍走肉》雖然第一季只有15集,但是每整合本超過了1000萬,可以說是夢工廠迄今投資最大,投入資源最多的電視劇專案了。
之前是劇組湊不出來,《矩陣》和《明日邊緣》佔用了夢工廠最頂級的資源,《疑犯追蹤》也在籌備中,《行屍走肉》對於攝製班底的要求幾乎是工業電影級的,最好由打磨成型的配合默契的班底來製作。
而等年前陳景行的《矩陣》拍攝完畢後,《行屍走肉》的製作班底就沒有問題了。
只有導演的人選,陳景行實在挑不出滿意的。
《黑鏡》的導演用的是《原始碼》的副導演,算是與陳景行合作過很長時間的,水平和經驗也都差不多歷練出來了,自身也算有些天分,再加上《黑鏡》的製作和拍攝難度並不大,以文戲為主,按部就班的照著劇本拍就行了。
《疑犯追蹤》則是夢工廠新簽約的導演,和許文深曾經共事過,是天潤影業的一位資深導演,拍過幾部大製作的電視劇,從能力和成績來看算是天潤系的導演中名列前茅的了。
一年前就已經成立了個人工作室,當然工作室天潤也是有股份的,算是半自由身,面對夢工廠的挖角,天潤基本無力反抗,只能臉上笑嘻嘻,心裡p了。
主要是導演本人是欣然接受的,甚至展露出了比較強的意願,天潤影業不想直接翻臉,失去這個好不容易培養出的人才,自然就只能妥協接受了。
畢竟導演籤的又不是賣身契,其實就是拍片合約,夢工廠承諾幾年內提供幾部電視劇或電影專案,由簽約導演來執導拍攝,而導演則不能拒絕,且檔期必須要為夢工廠的專案讓路。
並不是說和夢工廠簽約後就不能接其他公司的活,但是夢工廠如果要填滿簽約導演的檔期的話,天潤也插不進去,相當於變相損失了未來幾年的一員大將,現在這年頭,好編劇缺,好資源缺,但好導演也缺啊,哪怕是同樣的專案給不同水平的導演拍,成品差距也是很大的。
而《行屍走肉》則始終找不到讓陳景行和許文深放心的導演,導演這個工作天賦相當重要,不是在劇組歷練幾年副導演就能上的,或者說能上但接手不了《行屍走肉》這種級別的製作。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陳景行的要求也確實有點高,成名的大導演都不缺資源,給夢工廠拍電視劇很難說服,金字塔尖以下的導演們倒是對夢工廠趨之若鶩,但是陳景行要求太高又不願妥協。
培養優秀的導演人才真的不容易,很多導演也都是被大量的專案,爛片爛劇喂出來的,可夢工廠走的是精品化戰略,要的要麼是郭凡田鑫業這樣的天賦溢位的天才,要麼是其他公司培養好的成品,可捨不得把好資源給半成品練級用。
最終只能再讓年底前拍完《海市蜃樓》的田鑫業挑一下大梁了,本來陳景行的規劃是讓田鑫業以後專門拍電影了,他的鏡頭語言天賦在電影中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發揮。
要說讓一個已經拍電影的導演再回去拍電視劇,那肯定不會太舒服,不過《行屍走肉》的劇本確實讓田鑫業很滿意,而且按照50分鐘一集上千萬的預算來看,也絕對是電影級別的製作,所以田鑫業也就沒有二話的臨危受命了。
但是《海市蜃樓》已經開始啟動宣發工作了,五一檔上映,就剩兩個月的時間,所以經過開會討論,還是決定一拖再拖,等《海市蜃樓》上映後再開機拍攝《行屍走肉》。
作為現象級電視劇《訊號》的導演,田鑫業的名氣也都打出去了,能和田導合作,哪怕延期了,演員們倒是沒有太大意見。
至於耽誤的檔期,首先這部劇定下的演員都不是一二線演員,最大牌的也就是三線級別,對於夢工廠的這部集均千萬成本的大製作,哪怕耽擱一年都是值得的,君不見《訊號》電視劇的男主角張若勻就靠這一部劇就從三線明星躋身當紅小生的行列了。
兩部電影的宣發,加上一部科幻大片和一部大製作電視劇的拍攝,夢工廠的宣發任務和拍攝任務都很緊張,陳景行反倒閒了下來。
除了準備和唐歆的婚禮,去各處片場轉轉,盯一下《地心引力》在海外尤其是北美市場的發行進度外,就是埋頭琢磨劇本。
陳景行正在完善的劇本是《火星救援》,同樣是一部科幻太空題材的電影,故事並不複雜,所以也沒有耗費他多少心力。
當然《火星救援》本身還是需要一些改動的,比如原版中華國所謂的太陽神探測器的作用,從最終起的作用來看完全是大炮打蒼蠅,有點硬湊的意思。
當然原著作者和電影導演的初衷是好的,兩個國家放下競爭,合作營救。
原版中男主角被落在火星,隨後男主角在火星種土豆,按照計劃是能撐到nasa的下一艘飛船到達火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