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原世界線中被逮捕的殺人兇手卻一直在逍遙法外。
女主無法接受這樣的現實打擊,事實上任誰一覺醒來發現丈夫是陌生人,自己的孩子消失於世界中,甚至根本就不存在都會承受不住這樣的現實——尤其是自己的孩子一夜之間從世間消失,身為母親瀕臨崩潰的她找到了警局,接案的警官卻並沒有把她的“天方夜譚”當成囈語,而是開始幫她找自己的孩子和自己本世界線的生活。
在警官的協助下,她發現了原世界線的丈夫雖然已跟別的女人結婚生子,但卻屢屢在一家高階酒店與其他女性私會,而且從熟悉的有酒店ogo的香菸盒她意識到了,在原來的世界線她的丈夫也在出軌,只不過當時被欺騙的妻子是自己。
女主與警官分開,闖進高階酒店,上演了“跨時間線”捉姦,她的“前世丈夫”雖然在這個時間線跟女主沒有關係,但也害怕被女主散播出去,影響他的家庭和事業,因此在女主的威脅下查到了女主在本時間線的住址——她的“前世丈夫”無論在前世還是今生都是銀行高管,可以查到房貸資訊。
女主回到本時間線的家後發現了她和協助她找回自己身份的警官的甜蜜合照。
原來幫助她的警官就是她現在的丈夫,也同樣是她救下的二十年前的那個小男孩,電視機中那個自稱自己來自二十年後的警告他不要出門救下他的女人深深的印在了他的腦海中,他按照女人提供的說法報警指認殺人兇手,但無人相信,所有人都認為這都是一個孩子的臆想,但他並沒有放棄尋找。
十七年後,他在地鐵中見到了那個曾經在電視機中救了他的女人,並與其相戀結婚,直到三年後,與十七年前那次一模一樣的極光出現,自己的妻子突然來警局報案並露出一副不認識自己的樣子,說她找不到自己的女兒,丈夫也不認識她,他知道因為他改變了女主的人生導致的最害怕的結果出現了。
他努力想讓妻子回覆本時間線的記憶,讓她逐步認清自己現在的生活,而女主也在他絕望的親吻中找回了這個被改變後的時間線的記憶。
但兩條時間線的衝突讓女主極為痛苦,而且她仍舊忘不了自己的女兒,她始終無法接受自己女兒在這個時間線中根本不存在的事實,因此跳樓自殺。
悲痛的警官在新聞上預告持續三天的極光的最後時刻找到了那臺電視機,並與二十年前的自己聯絡上了。
幼時的他在極光出現的第一天已經與女主聯絡上並被告知不要出門,兩天後電視機再次出現異樣,這次跟他聯絡上的卻是二十年後自己,二十年後的自己警告他不要找兩天前救了自己的女人,不要打擾她的生活。
就這樣,時間線再一次回到了原定的軌道,區別只是小男孩在女主的提醒下沒有出門目睹殺人過程,也沒有因此死亡,殺人兇手逍遙法外,小男孩在未來自己的警告下也沒有堅持尋找救了自己的女人。
已經自殺的女主帶著兩條時間線的記憶在第三條時間線醒來,旁邊躺著的是她原來的出軌無數次的丈夫,但她已經認清了其真面目,最讓她高興的是她的女兒回來了。
她跟丈夫提出了離婚,帶著女兒獨自生活,並且按照第一條時間線中有關殺人兇手被捕的線索找到了其二十年前殺人分屍的埋藏地點,報了警,前來處理這起陳年舊案的正是經過了二十年成為刑警的那個小男孩。
警官認出了報案人正是二十年前在神秘出現在電視機中讓他不要出門的女人,也是未來的自己在電視機中警告讓他不要尋找打擾其生活的女人,雖然這些年他也暗中找過她,但仍舊剋制住了自己與其相認的衝動,沒有打攪她的正常生活。
女主也如願實現了孩子愛人全都要的圓滿結局。
簡而言之,這就是一個透過可以穿越時空的電視機救人結果救成自己未來丈夫的故事。
雖然有三條時間線,但結構並不複雜,也沒有玩什麼敘事花樣,所以觀影門檻不高,算是此類科幻電影的上乘之作,雖然有科幻和懸疑的元素,但其本質是一部愛情電影,差不多跟《命運石之門》和《你的名字》是一個型別。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陳景行這次並沒有直接給出完整的劇本,事實上他拿出的這些電影都是要漢化處理的,劇本的完善也是需要時間的,沒有說直接拿來就能用的。
只是他不想再直接提供成品了,劇本的完善也是重要的創作過程,還是要發揮電影人才的主觀能動性,以後他再次從“哆啦a夢的口袋裡”掏出來的就是創意或者只是簡單的故事架構了。
他給田鑫業的也只是漢化版故事的大概主線,同時承諾他可以從夢工廠簽約的編劇中挑選組成《海市蜃樓》的編劇組——當然漢化版後就不應該再叫《海市蜃樓》了,原版中是持續72小時的風暴陰雨天造成了時空擾動,而在這一版中陳景行改成了極光,沒錯,就是《訊號》電影的極光。
相當於將其納入到《訊號》宇宙的一部分了,所以這部電影也許可以看作是《訊號2》或者《訊號:海市蜃樓》,其核心設定都是在神秘的極光出現後,使得無線對講機,或者是電視機又或者是其他的什麼東西能跨越時空將過去與現在連上,從而製造出蝴蝶效應改變時間線的故事。
反正《訊號:海市蜃樓》的製作成本並不多,不會比《訊號》電影高——如果沒有請什麼大牌明星的話,很適合給田鑫業這種沒拍過電影的導演練手用,像是《彗星》這種具有商業屬性的小成本科幻電影並不多,有很多小成本科幻片並不具備足夠的商業元素,反而會比較艱澀難懂,服務於一小撮影迷,免費觀看或許還有市場,但是並不具備讓觀眾買票進電影院看的能力。
比如陳景行前世的《這個男人來自地球》成本比《彗星》還要低廉,有一些喜歡他的影迷製造謠言說其拿到了數億美金的票房——這當然是非常荒謬的謊言,事實上這部電影根本沒有大規模上映,或者說根本就不是合格的院線電影。
進電影院是要花錢的,觀眾掏了真金白銀進電影院並不是為了看哲學名著,一定要有足夠的商業化元素,無論是恐怖、驚悚、懸疑還是愛情、動作、帥哥美女或視覺奇觀,哪怕是催淚搞笑都行,至少要具備兩三種元素才能算是院線電影。
陳景行拍的第一部電影《彗星》選擇網路發行其實是最優解,一旦上院線,也是很難取得票房的。
大多數低成本科幻電影也就是網路播放,而且還得是免費播放才會有前途,綜合考慮,《海市蜃樓》算是兼顧商業市場和製作成本的優質專案了。
喜歡華娛科幻之王請大家收藏:()華娛科幻之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