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看哥倫比亞能把《致命身份》從725家開畫影院幹到了巔峰接近2500家,那也是哥倫比亞這種級別的發行商才能做到的事情,好萊塢又不是童話世界,逆襲不是誰都能玩兒的。
而且《致命身份》是他第一部在北美院線上映的電影,所以他能接受三位數影院開畫,《訊號》再重演一遍低開高走那就屬實沒意思了。
《致命身份》的逆襲其實是得了天時的,實在是後面的競爭對手太過拉胯,這才顯出他來了。
如果其在北美開畫第二週遇到的是個口碑不錯的影片,甚至是超英電影,最終的票房成績直接骨折都是輕的。
北美院線跟十幾年前大不一樣了,已經基本沒有走長線的空間了,一旦開畫影院不足,電影想逆襲可太難了。
也因此《訊號》想要在北美院線取得亮眼的票房成績,不說再上一層樓起碼不能比《致命身份》低,那麼他就必須要選一個大發行商合作。
在此基礎上,才有空間談是賣斷版權還是分賬發行。
既然這些大發行商似乎勾連在一起鎖住了分賬發行這條路,夢工廠只能退步。
繼續賣版權吧。
不過既然全球同步上映的打算已經破滅,夢工廠也就不急於出手版權了。
而且堅定的要求只賣北美版權,同時堅持3500萬金額不變。
既然北美髮行商非要做一錘子買賣的生意,夢工廠當然是錙銖必較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陳景行其實也並沒有真的打算以這個天文數字的價格成交,他只是想繼續拖下去,讓華國的票房成為他叫價的籌碼。
至於愛德華伯奇口口聲聲的“北美觀眾和華國觀眾的口味不同,所以華國票房成績不會成為他們購買版權的參照物”,在辦公室接待他的許文深都不屑一顧。
環球和獅門或許也看出了夢工廠的心態,所以也不再糾纏,而是回去等合適的時機到來——《訊號》的國內票房成績。
哥倫比亞則仍不死心,派出了愛德華伯奇這個老熟人,嘗試著用他跟陳景行與許文深的交情看能不能軟化夢工廠的態度。
不湊巧的是,陳景行外出路演,接待他的只有許文深和公司法律顧問楊代榮,這倆都是茅坑裡的石頭,愛德華伯奇只能悻悻離去。
不過相比於哥倫比亞的些微不滿,陳景行聽完許文深的電話後,心裡更是窩了一肚子火。
這次許文深又試探了一下,想要跟哥倫比亞簽訂分賬發行協議,而且做出了比較大的讓步,愛德華伯奇還是兩手一攤表示無能為力。
看來這些好萊塢大發行商還真是連起手來跟他幹上了。
他此時心裡頗有種“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窮”的感想。
要想解決這個問題,要麼有個國內企業進軍好萊塢,收購個大製片廠或者發行商;要麼就是有個像funiation動漫一樣的發行商專門為某個國家的電影出海發行服務。
這兩個都指望不上,那就只剩提高陳景行在北美市場的號召力這一條路可走了。
看來僅有《致命身份》這一部成功案例還不夠,如果《訊號》在北美再一次取得亮眼的票房成績,也許情勢會有些不同。
為了有朝一日讓這些北美大廠真正正視自己,看來還需要臥薪嚐膽一段時間。
喜歡華娛科幻之王請大家收藏:()華娛科幻之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