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訊號》並沒有搞大規模的點映,只是在各地路演開媒體試映會。
算是小規模的點映,其實點映多還是少並不重要,最重要的是能營銷出口碑。
這一點陳景行是有優勢的。
首先目前還是2014年,靠點映造出口碑——不管這個口碑是真是假,是人為操作還是自發形成,以此提高預售,倒逼排片,忽悠觀眾進影院的操作還沒有被玩壞。
畢竟從理論上講電影到底如何,你不去看你是沒有發言權的,如果媒體和網路水軍自來水——這兩個通常不一定能分得很清楚,都鋪天蓋地的說好話,都說這是一塊巧克力,那你當然想去嘗一嚐了。
一旦有說這是一坨屎的聲音,觀眾就會猶豫和遲疑,這也是有不少作品遲遲不開豆瓣評分的原因。
所幸2014年的華國觀眾還是很單純的,還沒來得及見識那麼多騷操作,很吃透過點映造口碑,然後網路營銷這一套。
畢竟上一個玩這套網路營銷的就是陳景行的《致命身份》,還誕生了“自來水”這個名詞。
而觀眾並沒有上當受騙。
所以此時的觀眾會天然地相信,一部電影在小規模點映中被很多媒體和影評人,還有很多你不知道是自來水還是水軍的網友眾口一詞的讚美,那這部電影應該就真的是塊巧克力了。
其次則是陳景行的前兩部電影已經為他建立了過硬的口碑,既然你的前兩部作品都是佳作,觀眾也會傾向於認為你的下一部作品也會是部好電影。
在這一點上《訊號》就已經完全勝過了最大競爭對手《白髮魔女》了。
顯然,新科百花影帝黃小明和袁冰冰都不是能給觀眾帶來可靠與安全感的演員。
尤其這兩人的黑粉數量與他們的名氣一樣突出。
對於這兩部要在9月30號晚上上演火星撞地球般碰撞的重量級電影,網路輿論已經形成了一邊倒的“捧一踩一”。
網路上《訊號》的熱度碾壓《白髮魔女》,可以說僅從宣傳上來看,《訊號》明顯是做得更好的那一個。
不過宣發宣發,宣傳有時候並不一定能決定最後的發行結果。
“他們的排片達到了多少?”
許文深又看了一下手機似乎還想要再確認一下:“剛剛傳來的訊息,今天晚上《白髮魔女》的排片有可能已經突破了40,明天甚至可能會更高。”
一旁的宣發部門負責人鄭紅感嘆道:“京影在《白髮魔女》上砸的票補恐怕超出了我們的想象。”
許文深也接著說道:“這樣看來,九塊九不是隻有魔都啊。”
陳景行翻了個白眼:“再這麼下去他乾脆直接贈票吧……他們怎麼能燒這麼多錢?片酬開的太低了嗎?”
據陳景行得到的訊息,黃小明和袁冰冰這兩個主演的片酬合計可能超過了八千萬。
這個金額在目前的電影行業來說完全是天文數字了,事實上正常的電影專案,即便是最紅的一線演員能拿到兩千萬片酬就已經很了不得了。
畢竟現在的片酬還沒有幾年後膨脹的那麼厲害,而電影片酬的增長速度又遠比不上電視劇片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