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彗星》剛開始在網飛平臺播出的時候,王真是第一批關注《彗星》和陳景行的留學生,不僅積極安利,還因為不滿網飛配的英文字幕,自己和幾個室友重新做了翻譯,最後還被網飛採納了。
從某種意義上說他也算是陳景行的骨灰粉了,聽說陳景行的第二部電影入圍了奧蘭多電影節後,他還親自跑去了奧蘭多,看了《致命身份》在奧蘭多電影節上的展映。
好不容易等到了電影的公映,王真便拉來了同學和朋友一起貢獻票房。
因為1月2月美國都沒什麼長假,哪怕是春節大部分留學生也都不會回家,即便回家也沒有時間看什麼電影,而且春節的時候《致命身份》已經下映了,如果想在年初回家通常要等到春假,一般都要到3月中旬了。
所以王真也是一眾留學生中少有的看過《致命身份》的人,這兩個月來可是努力壓抑著自己不劇透,當然大部分留學生都上國內網,來自國內的劇透有時候也是防不勝防的。
王真看著影院內展示的幾張華國面孔的海報,心裡有一絲微妙的激動,拿出手機拍了張照片,準備發到一個主要由華人和留學生組成的論壇裡面。
“瞧你這稀奇樣,你又不是沒見過電影院有華國電影的海報。”
王真反駁到:“那都是在華人影院,天天放國內的電影,那能一樣嗎?這可是ac在洛城最大的影院。”說罷又感嘆道:“希望能看到越來越多的國內電影出現在這裡吧。”
一個同學也有些擔憂:“那起碼票房得過得去,最少要讓發行公司收回成本吧,否則這就是一錘子買賣。”
“聽說這部電影版權賣了1300萬?那票房起碼得達到3000萬美元才行吧,感覺700多個館有點少了。”
王真帶領著同伴們找到了座位,對其他人的擔心倒顯得有些信心十足:“700個館怎麼了?你看這人這麼多,上座率肯定不錯,一定會加館,而且還有歐洲市場呢。”
等過完了片頭,影片剛剛開始,王真眉頭就皺起來了。
“怎麼是配音啊?”
“好彆扭啊。”
王真和同學輕聲抱怨了幾句,以往在華人電影院看的國內電影都只有英文字幕,甚至有的連英文字幕都沒有。
“竟然是配音?”
坐在陳景行身旁的郭凡也有點驚訝,不過很快就反應過來了,畢竟在國內上映的進口電影大家通常看的都是原音國語字幕,一般國配版都是預設給兒童看的。
北美觀眾的話肯定還是習慣看配音的吧。
寧皓嘆了口氣,輕聲說道:“其實以前不是配音的,從《臥虎藏龍》到《霍元甲》,在北美上映的時候絕大多數場次都只有英文字幕。”
其他導演默然無語。
畢竟習慣是需要培養的。
喜歡華娛科幻之王請大家收藏:()華娛科幻之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