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這?就這要求?
他的團隊一年接三四十個單子,加班通宵的忙也就掙這麼多錢,現在就製作這麼一部作品,還能跟著劇組吃大鍋飯,不用007也不用通宵,幾千萬到手。
這也太美了吧。
楊代榮覺得火候已經差不多了:“徐總,請您相信夢工廠的誠意,相信陳導的誠意,我想請您親自來京,兩家公司可以坦率的交流一下您對墨的未來有什麼願景,夢工廠對墨又有什麼樣的定位。”
徐盛壓抑住自己跳動的心臟:“不好意思,我這邊還有一些工作沒有完成,我回去之後跟另外三個股東商量一下我再給您回覆,你看怎麼樣?”他怕這頓飯再吃下去,他就要當場在協議上簽字了。
徐盛回到了工作室召集團隊中的幾個高層開了個會,把夢工廠的來意和盤托出。
“有這麼好的事兒?”團隊內的首席概念藝術家王易冰不敢置信的問道,王易冰也是墨的創始人之一,股份僅次於徐盛。
王易冰對有人出巨資購買他們的股份之類的其實並沒有那麼心動。
墨的四個創始人都是製作出身,有的學的油畫,有的學的動畫,還有的學的數字傳媒,都有極強的美學功底和技術追求,共同點是沒有那麼多經濟的需求和目標。
如果他們真的想賺大錢,也不可能一直維持著這麼一個團隊了,這些年來賺的錢基本都投入到了技術的提升和對手藝的打磨上了,對於王易冰來說,挑戰製作更加有技術難度的畫面才是他事業的追求和目標。
真正讓他有些失態的除了夢工廠支援他們自建渲染農場和購買國外大廠手中的一些相關軟體以外,夢工廠提出的那個新的合作模式才真的打動了他。
如果有可能的話,他是不允許從自己手裡交出去不合格的甚至是敷衍了事的特效鏡頭的,只是現實的骨感讓他不得不學會乃至於習慣了妥協。
而夢工廠提出的這些要求在他眼裡簡直就是夢中的甲方。
徐盛沉聲道:“他們同意可以把這些條款寫在協議中。”
另外一個創始人兼動畫團隊組長項軒沉吟道:“陳景行這個導演確實很有想象力,而且也有野心,敢於突破框架探索這些邊緣型別片題材,他能提出這樣的模式我倒覺得比較可信,這很明顯是在向好萊塢學習。”
其他人都點了點頭,墨是接過一些好萊塢工作室的外包的,所以對大洋彼岸的電影工業製作流程尤其是特效製作流程是不陌生的。
在好萊塢,特效製作是電影製作中密不可分的一部分,一般在電影籌備階段就會入場,甚至直接參與劇本的改編和分鏡頭指令碼的設計。
因為劇本在撰寫的過程中,編劇或者是導演一般是不會考慮特效實現的難易程度以及費用問題的。
喜歡華娛科幻之王請大家收藏:()華娛科幻之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