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別是,《黑洞頻率》是無線電臺,《隔世追兇》與《超時空來電》是電話,《訊號》是無線電對講機,《海市蜃樓》是電視。
在陳景行嘗試把《黑洞頻率》的故事搬到華國的時候,發現跨時空傳遞資訊的關鍵核心——短波無線電臺相當違和。<圈在歐美是出現過一個萌芽成熟巔峰到衰退的過程的。
但在華國是未盛便衰了,更何況原版的故事是20世紀69年到99年,69年沒有手機,99年手機也不普及,沒有那麼多電子裝置干擾,電磁環境也還算乾淨。
而陳景行的漢化版,時空背景則是98年到15年,98年也還好,電子裝置不多,但2015年的電磁環境那可就差的太多了,僅僅是cd顯示器和電動車充電器的頻譜洩漏造成的諧波干擾都能讓40米波基本上啥都收不到,小區裡面如果再有個電力貓,那就根本沒有業餘無線電愛好者的生存空間。
而且在華國業餘無線電是受到嚴格管控的,操作員要經過考試獲得執照才能使用無線電臺。
種種考慮讓陳景行不得不放棄無線電臺這個設定。
電話也不行,15年除了單位哪還有座機啊?這就有些違和,手機當然也不行了,根本不可能有從98年一直使用到15年的手機。
電視的話也不是不行,比如老電視沒有扔掉,放在了儲物櫃裡面之類的,但一旦父子之間透過電視跨時空相見不就立刻知道互相的身份了?就沒有了影片從最開始的陌生人到懷疑到憤怒再到父子相認的戲劇化過程了。
那就只剩下行動式的無線對講機了。
而這也是相對違和感不多的選擇,父親是消防員,那麼有無線對講機就相當合理了,父親在火場中因救人而犧牲後家人把他留下的對講機妥善保管,這也很合理。
良久,張京燕放下了手中的劇本。
她只是看完了《訊號》,《原始碼》還沒看,電影劇本其實並不厚,不到一個小時就能看完。
即便張京燕對陳景行很有信心,但還是被《訊號》的劇本驚豔到了,從故事跟創意來講比之《致命身份》絲毫不差,而且可喜的是商業度明顯更高。
陳景行含笑問道:“怎麼樣?”
“這部電影票房一定會超過致命身份!”張京燕斬釘截鐵的讚歎道。
聽到張京燕這麼說,陳景行與許文深相識而笑。
雖然陳景行也覺得《訊號》這部劇本對觀眾的友好度要超過《致命身份》,但聽到張京燕這種“閱片無數”的資深影視劇採購經理的肯定,心中也極為振奮。
陳景行在採訪和首映式中是說過諸如華語型別片的未來是光明的,懸疑電影也有春天之類的場面話。
但他知道懸疑電影在華國的票房天花板真的不高,說不定再過四五年《致命身份》還是華國嚴肅懸疑類電影的票房冠軍呢,在前世位面華國電影人是融合了喜劇元素才突破這個桎梏的。
懸疑片?前途無亮。
喜劇懸疑片才是真的前途無量。
歷史證明了只有加入了喜劇愛情或親情元素的懸疑片才能贏得更大的市場。
喜歡華娛科幻之王請大家收藏:()華娛科幻之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