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閑在藏經樓已經十幾天,他和二位師兄負責第一層,外門弟子只能在第一層借書和翻閱資料,上面還有幾層,莫閑目前沒有資格看。
外門弟子來借書和翻閱經典的並不多,大多數時候,並沒有人,弟子入門,根本不需要進入藏經樓,修行的法門由外門傳功長者帶著一幫真傳弟子傳授,而且,才入門的弟子,除非情況特殊,只得一些健身的法門。
真正傳授由第一年砍柴挑水等事務滿後,才能傳授,從而進入修行。莫閑進入山門本不是由正常方式進入,根本沒有得到傳授,不過,有對新的弟子所進行的識字等教育,有不少弟子,剛進入山門,字都不認識,更不要說能夠讀書了。
莫閑從小進行嚴酷的殺手訓練,字就是在那個時候所習,故沒有進行補習。
就是識字後,大多數人只讀一些道家經典,如《道德經》《南華經》《沖虛經》之類,根本不會來藏經樓。
因此,莫閑雖在第一層,每日打掃一遍,由於是三人,很快就打掃完,下面時間,通常留一個人值班,其餘二人就藏身書庫內。
道士以修行為主,另外二人根本不翻書,就在藏經樓打坐,莫閑初進裡面,看到各類書籍,心中一動,他修行得綠如一言所開,受松溪指點,才踏上修行路,對修行瞭解得很少,現在眼前這麼多書,他揣摩潛虛子的意思,恐怕是要他增加見識。
他一本接一本的看,書分為三洞四輔十二支,也收入數本佛經和一些雜書。
三洞為洞真、洞玄和洞神三部,四輔是為太清、太平、太玄和正一,十二支是為三洞真經各分十二支,具體來說,是為本文類:經教的原本真文;神符類:龍章鳳篆之文,靈跡符書之字;玉訣類:對道經的註解和疏義;靈圖類:對本文的圖解或以影象為主的著作;譜錄類:記錄高真上聖的應化事跡和功德名位的道書;戒律類:戒規、科律的經書及功過格;威儀類:齋法、醮儀及道教科儀制度的著作;方法類:論述修真養性和設壇祭煉等各種方法之書;眾術類:外丹爐火、五行變化和一切術數等方術書;記傳類:眾仙傳記、碑銘及山瀆道觀的志書;贊頌類:歌頌贊倡的著作,如步虛詞、贊頌靈章、諸真寶誥等;章表類:建齋設醮時上呈天帝的章奏、青詞等。
這些書讓莫閑眼界大開,他如饑似渴閱讀,他才知道,他所修的《黃庭經》有多個版本,有《內景經》,有《外景經》,有《中景經》,還有《黃庭內景五髒六腑補洩圖》、《黃庭遁甲緣身經》、《上清黃庭養神經》、《太清中黃真經》、《誦黃庭經法注》、《太清境黃庭經註解》等,中間多處含糊不清,他才明白,他得到《黃庭集註》是一本真正修行寶典。
但那些並不是沒有用,《黃庭經》一書,衍生出各類修行方法,甚至有金丹大法,以《黃庭經》中的內容為譬喻,也解說得頭頭是道。
莫閑隱隱有悟,方法是不同,但大道是殊途而歸,最終都為了能登上大道的巔峰。
轉眼間過了二個月,這日,莫閑依然在看書,門口傳來了聲音。
“拜見長老。”
莫閑趕忙將手中書放下,而另一個人正在打坐,熬煉精神,並未進入深層次的入定之中,聽到動靜,趕忙起身,連收功都顧不上。
潛虛子已經走了進來,兩人忙上前拜見。
潛虛子向四周打量了一下,實際上他在進入藏經樓時,就已用神識打量了一遍,他是傳法長老,想看看幾個人究竟在做什麼。
他已經知道兩人剛才在幹什麼,他微微一笑:“莫閑,你說說你有什麼收獲?”
“晚輩看了一些書,才知道真正的道術浩如煙海。”莫閑中規中矩的回答。
“你挺不錯,道基築就。”
“晚輩在進入宗門時,就已修黃庭大道,有些基礎。”
“宗門並不強求你修行金丹之道,道家三千六百門,門門有正果。”
“師叔,為什麼本門大多數修行金丹大道?”旁邊的秋聲問到,遇仙宗不到金丹或者類似層次,都無法號,一入金丹,會有賜號大典,然而,修行者如牛毛,又有幾人有這個榮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