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知道張允不願意進京參加祭天的儀式,鄧雲鴻就已經想好對策了。
既然張允藉口延綏大火不能前來,鄧雲鴻就打算,給他再燒一場大火,徹底把帽子扣了張允頭上,讓他萬世都不得翻身。要麼,張允就乖乖地投誠,獻了名冊。要麼,鄧雲鴻就用輿論壓力,把張允釘死在縱火傷民的罪名之下。
所以,聽說了延綏大火,鄧雲鴻派了幾個官員視察,千影衛的人,自然也去了。
延綏的大火,起的實在詭異。
可三邊是產煤的地方,那幾條街上,就住了幾個挖煤的大戶。誰家院子裡,都有幾堆煤炭。天氣又是深秋,燒煤取暖,總也難免有個疏忽的時候。
如果誰家失火,引起邊上一圈,也說的過去。再加上又是深夜,大家都在熟睡之中,燒的那麼大了,才被發現,也情有可原。
官員們觀察了一圈,得出結論,就回京城報告了。鄧雲鴻聽了報告,心中就有了主意。要把延綏的大火,在京城再燒一次。
既然要燒,哪有比冬至日在京城縱火,更讓人憤怒的。
鄧雲鴻就讓無面,去大祀殿附近縱火。他也怕傷了百姓,專挑百姓出來看慶典的時候去放,這樣屋裡沒人,就算有所傷亡,損失也不會很大。
大祀殿西北邊,就是鳳凰池和曲江池的水系,水系繞著大祀殿一圈,從東北邊往護城河去了。即使著火,也有救火的水。
所以,鄧雲鴻安排好一切,就讓無面下手了。同時,又安排了幾個張允的舊部,出沒在這幾條街道上面。到時候,連背鍋的人都有了。
拿了這幾個將士的性命去換一個和平,鄧雲鴻覺得,還是值得的。更何況,他這麼做,也是張允逼他的。
無面派了千影衛的人,暗中摸進民宅。就等著祭祀到了最後,才開始點火。只是,千影衛的人沒料到,火一點就找,風一吹就蔓延的到處都是。
千影衛趕緊去大祀殿跟無面求救,無面跟鄧雲鴻說了,鄧雲鴻心裡也是著急。這天乾物燥的冬至,讓他怎麼辦呢。只得一邊走完祭祀流程,一邊讓禁軍侍衛去救火。無面擔心有人趁亂行刺,一眼睛都不敢眨,守了鄧雲鴻身邊。果然,天公不能欺騙,這火一點,竟然是惹禍上身了。
結束祭祀,鄧雲鴻就帶著百官去探視傷者了。宮裡一早就派了太醫去黑火門設攤搶救,總算沒太大傷亡。只是,傷者無數,鄧雲鴻見了,心裡也是難受。
本來,鄧雲鴻在百官眼中,凌厲有餘,仁慈不足。他這麼一難受,大家都覺得,這皇上有些仁德。
藉著一場火,鄧雲鴻打擊了張允,把他逼到了死衚衕裡,又極大地提升了自己的威望,實在是巧妙的不行。
只是,鄧雲鴻也知道,這事自己乾的卑鄙,不能見光。所以,也就千影衛的人知情,其餘百官,誰都不知究竟。連他一向引為心腹的徐坤文跟王應元,都不得而知。
京城大火的訊息一出來,北疆的徐乾文就知道不妙。這火,多半是皇帝自己放的。徐乾文一向知道,鄧雲鴻不是個寬厚仁善的君主。可他沒料到,為了制服張允,鄧雲鴻竟然出此狠招。
周和眼下去三邊勸和,日後張允如果還是被殺,或者被扣個造反的罪名。周和這個賢王通敵的罪名,也跑不了。
到時候,收拾了張允就輪到周和了。徐乾文心想,鄧雲鴻這一石二鳥的計策,實在毒辣。
“徐衝,”徐乾文趕緊找了徐衝,“你去大同,怎麼也要攔住賢王,讓他馬上回北疆。就說戰局吃緊,我擋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