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延在五月初七的傍晚攻城,打了一夜,亮時分,已經攻破一處城牆。
宣府的將士,本就沒什麼作戰經驗。仗著城牆險要,才守了一夜。這會兒城破,眾人爭相逃命,哪裡還姑上守城呢。
再加上,達延十萬大軍,宣府總共也才兩萬守城將士,如何抵擋?
洪适讓協守去堵著破牆,自己收拾了傢俬妻兒,偷偷先跑了。他也不敢回京,就往冀北去了。
洪适一走,達延的人馬就跟洪水一般,衝進了宣府。宣府的守將,逃了大半,剩下的幾千人馬,跟著協守,有戰死的,也有投降的。
到了八日下午,宣府已經徹底淪陷。訊息傳到京城,中宗大驚。京城只有五萬人馬,如何擋得住達延的十萬大軍?
宣府到京師,不過三百里的距離。如果達延連夜來攻,京城必定不保。中宗只得再派了高階出去,跟達延談牛如果達延退兵,中宗願意割讓三邊的陽和衛和東勝,再加珠寶無數。
慶王一早就被太后召進皇宮,英王和端王也跟著進宮避難。倒是方王領了王府侍衛,打算出城防衛。
中宗手下的戰將,都被他自己一一殺光了。這會兒,朝中實在沒有可用之人,只好讓方王領了右哨軍的幾千人馬,去西邊防護。達延要是不和,必然從西邊的廣安門進京。
本來,三邊戰線的各處衛所,都是孫連玉的將領防守。可中宗處理了孫連玉,自然不能放過這些心腹大將。所以一聲令下,讓郭守義殺光這些將領。
這批人一去,三邊的戰鬥力大減。再加上大同的周和固守不出,固原延綏想進京,必須繞過大同,這麼一來,沒有三四時間,是進不了京城了。
周和看似不戰不和,可他的大同城門一關,三邊的人實在沒法進京救駕。而冀魯總督夏延已經告老還鄉,戰事全部交由兒子夏子騰負責。
夏子騰雖然也快四十歲的人了,可跟著父親多年,並沒獨自作戰的經驗。一時間調兵遣將,手忙腳『亂』,等他趕到京城,只怕京城都破了。
中宗坐了金鑾殿,現在才想起孫連玉的好處來。這高階,出的什麼餿主意,勾結達延,捉瞭如光。現在,北疆的人若是袖手旁觀,他這後商,只怕要亡國了。
本來,鄧皇后總要生產,等鄧如光進宮的時候再抓,也來得及。可高階自作聰明,跟中宗了這麼一出,中宗覺得很划算,立馬就答應了。不過是達延搶了索鐸的汗位,與他這個後商的皇帝何干?他不費一兵一卒,就能捉瞭如光,自然願意了。
可現在,達延狼子野心,一心攻打京城。三邊和冀魯來不及進京相救,張允倒是一日夜能到,可他會來嗎?
再想想,鄧家和張家老都在京城,中宗覺得,張允應該會來吧。畢竟,他已經讓鄧如光寫了親筆書信,吩咐張允,放下私怨,救國為先。
中宗一邊焦灼地等著張允的訊息,一邊又等著高階談判的訊息。
高階是八日深夜出的京城,九日凌晨應該能到宣府。不知道,達延是否接受東勝和陽和衛兩處城池?中宗看著三邊的輿圖,心裡盤算著,如果達延獅子大開口,自己是再割哪座城池?
達延八日下午進了宣府,打到深夜,才算徹底收服宣府。下令原地休息,等待將令。
他的隊伍打了一夜一日的仗,好容易喘口氣,實在不能再趕半的路程,去打京師。可達延也知道,機不可失失不再來,現在不打,只怕日後再無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