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青衣跟著魏明回了乾清宮,仍舊住了自己的屋子。
中宗下了早朝,看見何青衣有些憔悴,守在書房裡面,就有些於心不忍。
畢竟,鄧家的事,跟她有什麼相干。
又見她楚楚可憐,中宗只得好言安慰,“你父親已經來書投誠,這次鄧家的事,實在是與你無關,切莫放在心上。你與慶王的事,日後還是照舊。”
何青衣倒也不怎麼記恨中宗,畢竟,也就餓了三。倒是鄧皇后,應該恨中宗入骨了吧,皇子可差點就餓死了。
中宗見她神情悽婉,心裡有些歉意,就讓她回去休息了。
何青衣回屋找了東仙給的法珠,心裡知道沒用,還是含著蹦了幾下,果然毫無用處了。只得又系在手腕上了,這東仙,為什麼不多給幾顆呢,還是什麼外公。
東仙好了五月十七進宮,何青衣送走了左月,就希望鄧家趕緊出京,這樣她才能安心跟了東仙離開。
至於鄧皇后,何青衣打算把主釵的事跟她仔細了,是否能夠自保,就看鄧皇后自己的本事了。
張允的投誠書一到,宣府守備洪适就進宮領賞來了。
他守了宣府,可手下並無多少將士。雖然離京城最近,卻寸功未立。倒是今年開春,就立了兩項大功。先是擒獲孫連玉,再是放倒了如光,綁進京城。
中宗許了他大同和宣府兩地的總督之職,洪适就問:“周和據守大同不出,手下十五萬人馬,既不出城迎戰韃靼,也不跟延綏和宣府通話,微臣也不知道如何是好。”
鄧如光被抓,周和收了雲鴻的訊息,讓他按兵不動。可想想鄧如光身陷囹吾,周和根本就不想留在大同。
可鄧雲鴻也了,他手裡的十五萬人馬,張允手裡的十萬人馬,還有北疆其他將士手下的六十萬人馬,這些都是中宗的威脅。他守著大同不動,中宗才不會要了如光『性』命。
周和知道,鄧雲鴻的有理。只得守著大同,既不跟延綏的張充話,更不同宣府的守備洪适話。大同易守難攻,他又十五萬人馬,城門一關,糧草能守一年有餘,何懼之櫻
所以,洪适雖然得了大同宣府兩地的大宣總督一職,卻拿大同沒有辦法。周和是個硬骨頭,精通兵法戰術,大同城的城牆,還出了名的難打。洪适也十分無奈啊。
他們正著呢,高階匆忙進了書房,又有緊急軍情要報,中宗趕緊讓洪适出去了。
“達延帶兵又來攻打了,”高階有些慌張。
“不是好了佯攻嗎?”中宗火冒三丈,這些韃靼人,話太不算數了。明明好了,讓他們佯攻宣府和西霞關,引了張允跟鄧如光入局。之後達延攻打雲中城,後商絕不出手相助的嘛。怎麼現在又來攻打!
“達延知道我們內部起了矛盾,三邊大同的周和不出戰,西霞關的張允又逃出京城,北疆鄧如光又下獄了,他覺得有機可乘,就想趁火打劫了。”高階對這些韃靼饒心理,倒是清楚的很。
“混賬!”中宗拍了一下書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