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一會兒,魏明又出來,:“皇上讓慶王殿下跟周侍衛都進去呢。”
慶王看了一眼周和,率先進了寢宮。
一進去,中宗倒是已經起來了,御前女官餘嬤嬤正帶了宮人,給他穿袍服呢。慶王跟周和行過禮,就站了一邊。
“老七啊,”中宗:“你怎麼那麼早就起來了?”
“臣弟還沒睡呢!”慶王:“昨兒跟五哥在摛藻堂裡查梅妃的事,臣弟就建議,從出宮記錄著手。誰知,這出宮記錄竟然那麼多,翻了一宿,五哥熬不住,子夜的時候就回府去了。我一個人熬到亮,總算是找出點線索了。”
“哦?”中宗也有點好奇了,問:“你們查出來什麼了?”
慶王把卷宗攤開,指著一行字:“這是永安二十年四月,青鎖門的出宮記錄。這裡寫著,尚服局女官蕭麗君出宮辦事,卻查不到她回宮的記錄。皇兄你,這個,會不是就是梅妃啊?”
“有可能,”中宗笑,:“還真有你的,竟然在摛藻堂熬夜,累壞了,太后可是要心疼的。”
慶王就一臉得意,覺得皇兄這是在誇他。周和不知道梅妃的事,中宗也不避他,但無妨的模樣。
這時,魏明卻突然輕咳了一下,要知道,太監宮女在皇帝面前,連一聲咳嗽都不許有的。魏明跟了中宗多年,自然懂得這個規矩。所以,他這個輕咳,包含了不少意思。
“魏明,”中宗,“有話直,別咳來咳去的。”
“是,皇上。”魏明:“這個恐怕不是梅妃。”
慶王急了,問:“你怎麼知道!”
“因為,蕭麗君還在尚服局呢。”魏明:“她在尚服局做司飾呢,應該是記錄的人出了漏子,忘記寫她的回宮記錄了。”
“什麼嘛,”慶王不高興了:“我忙了一個晚上,竟然人還在宮中!”
“不著急,”中宗:“人都不見了十幾年了,不差一兩的,你可別累著了,否則太后著急,要找朕問罪的。”
“皇兄,我都十八歲了,”慶王:“別把我當孩子哄嘛。”
“行行行,”中宗:“你快去永壽宮吧,朕要上朝去了。”
慶王彆彆扭扭地走了,滿心歡喜的跑來,以為自己找到線索了,卻被魏明潑了涼水,透心的涼。慶王覺得,沒勁透了,這事,以後不幹了,讓五哥他們去做算了。
“周和,”中宗問:“韃靼劫掠大同互市的事,你也聽了吧。”
“臣聽了,”周和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