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商的皇后幾乎都不生育,所以歷朝的太后,出身都很普通。
德妃的父親劉進,只是個京城的破落戶。可中宗的母親莊妃,也沒好到哪裡去。中宗的外祖父是個紈絝子弟,因為賭博傾家『蕩』產,把女兒賣給了肅宗的王府。因此,中宗時常把自己母親的經歷,套在德妃母子身上,對她甚是憐惜。
前些年,劉進還沒犯事,中宗為了給皇長子增加點政治資本,打算封劉進為忠誠伯,結果高階竭力反對,滿朝文武也極力反對,後來就不了了之了。
現在,劉進滿身都是把柄,雖然不曾犯下殺頭的罪,可這樣下去,皇長子的威望必定受損。有這麼一個胡攪蠻纏的外祖父,哪個臣子願意支援他?
這麼一對比,中宗就覺得靜妃的二皇子好上許多。靜妃是官宦人家出身,一早就進了太子府做側妃。地位和學識都比德妃好,二皇子的文才武功,也都勝過皇長子。再加上沒有外祖父拖後腿,二皇子在臣子中的呼聲,一向高過皇長子。
皇長子就比二皇子大上一個月,就因為這一個月,就堅持立長,中宗自己也覺得不過去。雖然中宗把自己的經歷往皇長子身上套,可皇長子怎麼看,都沒次子有出息。所以,中宗還想再等幾年,等他們再大一些,『性』格脾氣都定下來了,他再決定。
這次立儲的試探,誰著急,誰假裝不著急,中宗都看在眼裡,誰跟誰拉幫結派,也該處理一下了。還有這劉進,先放他一馬,要是還有下次,皇長子的前途,怕是要毀在他手裡了。這事,得提點提點德妃。
想到這裡,中宗喊了一句:“魏明。”
“奴才在。”魏明問:“皇上,有什麼吩咐嗎?”
“你去趟鍾粹宮,讓德妃看好劉進,不許再有這樣的事了。”
“是,奴才這就去。”魏明接了口諭,急匆匆出去,心想,皇上還是偏心皇長子啊。
剛出門,就看見殿外執勤的張超,魏明心想,聽他堂妹張留夢剛封了美人,不知道什麼時候會輪到他的妹妹張留仙。皇上雖然護著皇長子,可二皇子的呼聲更高,人才武功也好出一截,現在立儲,為時還早,看樣子,皇上這次只是試試大家的心意,沒有真打算立太子呢。
也不知道,日後會給兩位皇子,定誰家的親事。皇長子和二皇子都十三歲,可這個年齡段的姐,拔尖的,多數當了女官,今年進宮了。看樣子,得等下一批女孩子了。
魏明一邊琢磨著中宗的心事,一邊往鍾粹宮去了。
卻何青衣跟何璇珺,兩人一早來了摛藻堂,去二樓領了尚服局的年鑑,進了西耳房。有了尚功局給的空白意匠圖,兩人抄寫起來,就方便了許多。何青衣拿鄰二冊,何璇珺拿鄰三冊,兩人抄個兩三頁,就停下來,互相交換圖鑑和抄寫的副本。彼此檢查一番,沒有疏漏,再繼續抄寫。
正抄著,卻聽見門口任公公諂媚的聲音:“端王爺,太后宮裡拿來的書,都收在二樓的側殿裡面,奴才這就帶您上去。”
何青衣心想,這任公公,對著許嬤嬤跟她是一副嘴臉,對著端王又是一副嘴臉,變臉跟翻書似的,難怪當了摛藻堂的管事。
接著,聽見兩個饒腳步聲,從西耳房的門口走過,一個應該就是端王,一個應該就是拍馬屁的任公公。
經過西耳房的時候,端王往裡面看了一眼,何青衣跟何璇珺只得起身行禮。慶王也不知道去哪裡了,來摛藻堂的,就端王一人。
端王身上,本來就有點書生意氣,到了藏書樓,反倒像是回了家一樣自在。很輕鬆地對著何青衣她們點點頭,示意不用多禮,沒了御花園裡的拘謹,倒是多了幾分瀟灑的味道。
端王一走,何璇珺低聲地問何青衣:“你知道嗎,宬太妃以前是摛藻堂的宮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