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魏明把這花燈的事,跟尚宮局的萬尚宮一,萬尚宮就鼎力支援了。
一方面,六尚宮的人,很少有機會出宮。跟著太后皇上出行的,多數是他們自己宮裡的親信。難得出去一趟,大家一定樂意。
另一方面,六尚宮都是女人。女人在很多方面是很相似的,大家都愛熱鬧,喜歡新鮮玩意。聽去放花燈,每個人都興奮不已,搞得萬尚宮,都有點擔心了。
好在,六尚宮的高階女官,五品的尚服,尚食,尚寢,尚儀,尚功,很多都是兩朝的老人了。而她們手下的從五品女官跟副手,也多是三十以上的『婦』人了。再興奮,也不至於誤事。所以,萬尚宮就給每一局,發了十六枚出宮的令牌。
可是,尚服局的孔尚服,是個不管事的人。再加上,她又是前朝皇帝寵幸過的人,卻沒什麼名分。很尷尬地居了個尚服的女官位子,宮裡的喜慶活動,她也不知道該用什麼身份參加,能避免的,都避免了。
所以,這次點燈的事,她也不去,就私底下,去跟太后祝了賀,就作罷了。
這麼一來,尚服局的令牌,就多出一枚。那蔣司衣就問,帶誰去呢?
畢竟,六尚宮每局要出十六人,合計九十六人。點一千盞燈的話,每個人至少得點十盞,還不能慢了。少一個人,大家肩上的份額,就更多了。
那許嬤嬤“讓張留仙去。”她跟張留仙廝混多日,知道這孩子做事可靠的緊,不會出事。
其他人也沒意見,畢竟,分到她們手下的新人女官們,沒哪個安心做事的,全想著寵幸跟皇上的事。而舊人女官們,給了這個,不給那個,容易引起糾紛。
既然許嬤嬤這麼了,蔣司衣就定了,讓張留仙去。
這不,一到四月初九,『色』一暗,六尚宮的人,忙好手頭的事情,吩咐了晚上的安排,就集體盛裝出了神武門。
因為,太后見了花燈,如果問起點燈人,多半,是要打賞的。到時候,穿的體面點很重要。而且,萬壽山不比宮裡,可以不用穿宮裝,大家就撇了各種的等級領子,尚宮,尚食這一級別,都是大紅『色』領子,蔣司衣這一級,都是菖蒲『色』領子,而副手,比如許嬤嬤,就是箬竹『色』領子。
在宮裡的時候,大家都得守著本分,穿衣服不能太華麗,還得日日帶上等級的領子。可去萬壽山點燈,就可以不用顧忌衣服和領子了。
所以這百來號女人,就為零燈的衣服,也費了不少心思。
所以,許嬤嬤見了何青衣,就趕緊給她打扮了一圈。要知道,見了太后,其他女官都那麼精神,就她一個,灰頭土臉的,不是給尚服局抹黑嘛。
尚服局可是管衣服,做衣服的地方,可不能讓何青衣給砸了招牌。給何青衣整了套琉璃『色』加青『色』的繡裙,許嬤嬤很滿意。
到了凌煙閣,百來名女官,服『色』各異,每個都精心打扮過。守著千來盞花燈,燈美,人也精神。
蔣司衣安排了許嬤嬤跟何青衣,拿了火摺子跟蠟燭,去點西側的燈。
一時間,『露』臺上整整齊齊的排著燈,排著人,就等著口令一響,就點燈放飛。
而這時,山頂傳來古鐘的聲音,鐺……鐺……鐺……
一共響了三聲,幽揚卻又充滿古意。
何青衣正側耳傾聽呢,半山就跑上來一個太監,上氣不接下氣地“魏公公讓姑姑們點燈,點燈。”
守著花燈的女官們,就點了火摺子,拿了蠟燭,去點花燈。
剛開始,不是很熟練。第一盞花燈起飛的時候,下面就跟了零零落落的幾盞花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