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南下,有幾條路線。
一條,就是走京杭大運河,可以從南城的福祿坊碼頭走,也可以從任何一個運河上的碼頭走,這是水路。
一條,就是走陸路,僱輛馬車,出了京城的外城南門,一路向南即可。
可還有一條,就沒這麼直白。京城並不臨海,可出了京城一百多里,就有個沿海的名城大沽。出了大沽城,再走個五六十里,就是鼎鼎大名的漁粱渡。
漁粱渡的北邊,有個水軍碼頭。雖然常有軍漢出沒,倒是也嚇跑了不少歹人,所以,漁粱渡的船運,生意一向不錯。
漁粱渡的船隻,比運河上的要大上許多,可以運貨也可以載人。出了海,沿海的任何一個港口,都能停靠。也就是,如果何青衣想要逃離京城,漁粱渡會是她最佳的選擇。
因為,只要她在漁粱渡上了船,她可以在山東下,可以在江南下,也可以在嶺南下,甚至,還能找座海島,逍遙快活。
陸路加上水路再加上陸路,變數實在太多,就算鄧府傾全府之力來追,也未必就能找到何青衣。
所以,何青衣在看輿圖的時候,就定下了出行的方向。
只是,她得儘量把追兵往錯誤的方向引。這才有了策馬在鬧市狂奔,才有了馬車衝關尋沿碼頭。再加上,她的『乳』母,就住在南城福祿坊。而南城福祿坊,恰好就是運河的起點。很容易讓人,把這兩者聯絡到一起,誤以為她找『乳』母幫忙,走了水路。
水路可以從起點坐船,也可以搭配馬車再轉水路。為了更『逼』真,她就出零錢,讓車伕駕車跑的越遠越好。因為,車伕越晚被發現,她的行蹤,就越遲被發現。車上的群眾演員,就是掩護馬車的。
漁粱渡頭的大船,載好客人貨物,就會慢慢地出海。有北上的,也有南下的。
鄧府的人要是也想到漁粱渡了,那麼,他們的人,一定會守在漁粱渡口。
這不,果不其然,漁粱渡上,又守著一隊軍漢,依次排查登船的人員。
漁粱渡那麼大,本不是一隊軍漢能查的過來的,可晚上出發的船隻不多,就孤零零停了一條南下的大船。登陸的人也不多,軍漢沒一會兒,就搜完了。
這是一個春寒料峭的寒夜,『奶』白『色』的濃霧,已經在海面上瀰漫開來。
碼頭上的石燈籠,顫顫巍巍,暈出一點昏黃的燈光。
出海的大船,『迷』信卻遠遠多過陸上。畢竟,海上的氣,變化莫測,一場風暴,就會全軍覆沒。這時候,一點點運氣,很可能就會躲過沒頂之災。所以,出海前,船隻不僅要拜媽祖佛祖各路神仙,還要很慎重地挑個吉時揚帆。
這不,漁粱渡的這條船,就挑了這麼個烏七八黑的吉時。
船老大一聲令下,船員們升起了白『色』的巨帆。
原本,岸邊的船黑黝黝的,毫無生機。可白『色』的巨帆一揚,這條船,卻像突然有了生命,像一朵花一樣怒放了。
渡頭的軍漢們交頭接耳,彼此確認,船上沒有他們要找的人。
船老大收了纜繩,船順著風,漸漸地離開岸邊了。
這時,岸邊又是一個銀白『色』的煙火,死命地往高處竄,聲音尖銳刺耳。
船出了漁粱渡,沿著岸邊緩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