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說,現下時間已成熟,真正的盛世已到來,百姓們這幾年吃飽穿暖,正是富國強民之時,但皇帝治國亦有不少弊端,想用首相輔國理政,皇家握兵權,若遇大事,由首相會兵部共議後請求皇帝發兵。讓我近日就這事拿出個章程來。”
江若寧道:“這是朝政,你與我說作甚?”
“你不是腦子靈活,皇上就說了那麼幾句,我一時還真想不出甚來。”
“首相輔國理政,這是有好些章程說法,亦可做到百家齊放……”
夜裡,江若寧以一個穿越者的視角,說了首相輔國的種種優勢,以前內閣所承擔的一些工作職責,夫妻倆忙乎了大半月,才拿出了第一份章程。
之後,大燕史上便開始了“組建內閣,首相輔國理政”的討論,這一討論便是三年時間,原想實行民主選舉制,可實在是這第一任首相太過誘人,各派勢力進行了一番角逐,皇帝最後拍板:“首相選舉制尚不成熟,第一任就由李觀擔任。副相人選是由薛敬亭、崔左相擔任,往後內閣議員,從各部院尚書、掌院大臣、各省布政使、巡撫、各地名儒選任,除擔任議員,可同時兼任要職。內閣議會聽首相安排。”
又一屆科考來臨。
李閱長子李庸高中狀元,伯侄皆狀元,一時間傳為佳話,就連江若寧也覺面上有光。
靖武二十二年正月十八,李觀終於做首相了,還是大燕有史以來第一任首相。首相上任大典舉辦得很熱鬧,有特製的首相官袍——紫色大蟒袍!又有一頂華麗的首相官帽。
首相上任典禮在皇宮議政殿進行,李觀擁有專門的蟒案,在帝王寶座之下,宣誓表示對皇帝的忠心,對大燕盡忠,甚至還要說自己上任期內要辦的幾件大事等等。
演講詞是江若寧花了兩個月的時間給李觀寫的,她綜合分析了天下大事,覺得哪幾件是待辦大事,然後進行了整理,繼續讓百姓們有飯吃、有衣穿,還得讓孩子們有書念,讓他們明事理……
首相任期定為六年,最多可連任兩屆,屆滿之時接受百姓考評,這不同於吏部考評,而是接受百姓考評,如果被視為不合格,未滿期時可提前卸任,也可自請辭職,江若寧幫李觀寫的章程裡,有明確提到各種可能。
三月時,李觀帶著妻兒到郊外踏春,祭春暉聖母,拜公主廟,後還帶著各部重臣前往皇陵拜祭新逝的正興帝。
皇陵深處,有一處用來軟禁皇家子弟的內院。
溫令姝雙手粗糙,剛晾曬完衣裙,就聽到一個婦人的大呼聲:“溫姨娘,六爺又掉茅坑了,你快去瞧瞧吧。”每次稍用些力,雙手腕就如刀割撕裂般地刺痛,但這些年她早已習慣。
溫令姝擦試著雙手,怒罵道:“這個死孩子,說了多少回,叫他不要去茅房跑,怎又掉進去了。”
外面,傳來了一陣哀樂,這是首相陪同皇家前來拜祭新逝的正興帝。
在這裡已經十幾年了,她曾以為皇家不會罰她,是沒讓她死,卻將她與慕容瑾軟禁在此十幾年,後來,慕容瑾的幾個兒女大了,得到赦免成為平民,由盧氏帶著他們陸續離開,或去了北方莽州,聽說莽州的一個小鎮上,有許多獲罪被貶為平民的皇族子弟,到了那裡,人人都能得到一間屋、一塊田,可以自力更生。
兩年前,慕容瑾也被赦免大罪成為平民,也去莽州落腳安頓,臨離開時是他的嫡長子僱了馬車來接,說是慕容璉在莽州天龍鎮給他置了一座三進的大宅子,家裡還有服侍的下人,雖不能大富大貴,卻也不必再過苦日子。
慕容琪恨溫令姝,若不是她,自己就不會丟了敏王爵位,他已經好幾年不願與溫令姝說話了。
溫令姝因是害死鳳歌公主的要犯,再也沒機會離開這裡,留在這裡的還有新獲罪的貴族、皇族子弟。
她與傻兒子卻是這裡住得最久的住客。
她想死,卻舍不下那個傻兒子。
她若死了,傻子怎麼辦?
熬著吧,就當是恕罪還債。
李觀與江若寧相攜相扶登上皇陵附近的一座山坡,李觀坐在半山坡的涼亭,指著皇陵大祭臺旁的一座院子,“若兒,看到哪裡了嗎?”
“聽說是專用囚禁犯罪的貴族、皇族子弟之處?”
在大祭臺的兩側,各一處院子,院子有石砌的高牆,院子外頭有駐紮的禁軍,專門看守著他們。因近來皇家在祭奠新逝的正興帝,通往大祭臺的鐵門便合上了。
李觀指著左院裡一個藍布衫子的婦人道:“那個女人……”想告訴江若寧,那是溫令姝,然,他卻止住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她犯了何罪?”
“謀害皇家公主慘死。”
江若寧在儲物手鐲的手記裡看到關於此的記載。
李觀道:“皇上想禪位了。”
“是哪位皇子登基?”四位皇子都長大成人了,表面上兄友弟恭,實則卻鬥得相當慘烈,大皇子慕容津認為自己是長子,理所成為新帝;而三皇子覺得自己是嫡子,是皇后所出更應為儲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