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若寧望著碧嬤嬤,突地覺得她也老了許多,“碧嬤嬤很喜歡春暉廟的情空師太?”
“看到情空師太,老奴就想到我妹妹,她生的眉眼和她越瞧越像,那年妹妹病重,為了給她治病,我去村長家,告訴村長,我願意代替他女兒入宮為婢,只求村長能請人給我妹妹瞧病。”
江若寧道:“嬤嬤,宮中每過三年要放一批年滿二十五歲的宮娥出宮,也同樣每過三年徵選一次宮娥,唯有犯過人家的女兒才會入宮為奴。”
碧嬤嬤道:“公主說得是,村長家就犯了大過,村長與上村的人爭水澆稻,失手打死過人,給事主傢俬贈了一大筆銀子,事主家方沒告發,但他卻被當時的縣令治了一個聚眾鬧事的大眾。那年縣裡有五個宮婢、十五個宮娥的名額。天下太平,宮娥易尋,從哪兒找宮婢去?於是師爺就想了法子,但凡有過的人家若有適齡女兒的,便作宮婢報上去。這村長家正巧有一個十四五歲水靈女兒,就成了宮婢。”
宮娥可以出宮,宮婢除非得貴人,否則一生不得離宮。
宮中年紀大的嬤嬤,多是宮婢出身。
而她們也是六宮的財富,因為她們是老人,最曉規矩,多是用來調教新宮娥的,就是出宮也能被富貴人家聘去當教引嬤嬤。
碧嬤嬤繼續道:“入宮之後,老奴在花木司侍弄花木,有一次把宮中貴人的一枚六學士養壞了,貴人要罰老奴,是太后救下了老奴,讓老奴在她身邊服侍。
再後來,老奴跟著太后去了行宮,託了暢園鎮的李爺回家鄉打聽,才知我當年離家不久,我妹妹就沒了,她不是病死的而是被人害死的。
我將自己攢了十幾年的積蓄全拿出來,託人細查,後來才知道,我妹妹當年並非生病而是中毒,是村長太太給了我繼母三兩銀子,讓我繼母下在我妹妹的飯菜裡,用意就是要逼我代村長女兒入宮為婢。
我妹妹後來無意間偷聽到了真相,心下氣不過,就找繼母吵鬧,村長太太怕人知道讓我頂替入宮之事,就與村長勒死我妹妹,還將她的屍體拋到大河裡。
雖有百姓發現了她,卻查不出兇手。
為給妹妹報仇,我買通江湖殺手,將村長全家都給殺了……
公主,你沒想到老奴那時候也如何惡毒吧?”
江若寧心下愕然,來到青溪縣的碧嬤嬤不願出門,如果不願,當初她為什麼不留在宮中,卻想來青溪縣。
恍然之間,江若寧道:“嬤嬤莫非原是青溪縣人氏?”
碧嬤嬤苦笑,“老奴是青溪縣觀音鎮雙門村人氏,家中原姓宋,乳字紅丫,妹妹喚作青丫,我八歲時親孃病逝,帶著五歲的妹妹與父親生活。後來父親娶了同村的寡婦為妻,生了個弟弟後,我們姐妹就不得父親待見。我頂的是雙門村蒲村長家的女兒蒲棗花的名頭……”
“後來你易名念碧,其實是紀念你早逝的妹妹。”
碧則為青色,青丫、念碧,念著她妹妹。
碧嬤嬤點頭。
“這些日子,老奴懷念家鄉,想出去,又怕出去,當年老奴離開家鄉方十五歲,而今已是一個近六十歲的老婦,一別四十多年,鄉音已改,容顏已變。”
江若寧驀地憶起,上回碧嬤嬤與人打聽雙門村宋白漢的事,當時江若寧還奇怪,碧嬤嬤不是姓蒲的麼,怎的打聽姓宋的,還以為是她早年的交好,後來又覺得不像。
“嬤嬤,宋白漢是你繼母所生的兒子?”
“唉,聽說皇上早年征討西涼,他便從軍,死在西涼戰場了。”
宋白漢沒了。
“你們家……就沒人了?”
“沒了。爹死了,繼母還有個女兒喚作翠丫,在白漢沒了後,跟著女兒過活了,聽說繼母在十八年前也沒了。”
家裡再沒人了。
江若寧道:“嬤嬤可是想留在青溪縣?”
“這幾日,老奴瞧公主與人商量開辦女學堂的事,想著這裡的姑娘苦,老奴想留下來當個教引嬤嬤,求公主讓老奴在青溪縣養老。”
江若寧憶起點滴,碧嬤嬤待她很好,這裡面不僅是因她是太后最寵愛的孫女,怕是還有一種是她在青溪縣長大。她驀地憶起,自己以前與尚歡說青溪縣的人和事時,碧嬤嬤就會聽得很認真,有幾次,她發現碧嬤嬤藏在翠薇宮珠簾後面靜聽。
碧嬤嬤是想家了!
即便知曉家裡沒人了,落葉歸根,青溪縣也是她的故土,那裡留下了她的童年,那是一種溫暖的印記,亦更是鄉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