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鸞與雪鸞齊齊跪拜:“兒臣謝父皇隆恩!”
“玉鸞,來,你挑一個。”
九公主起身,儀態萬方地走近皇帝,但見大總管的托盤上放有好幾個塊竹牌,每個竹牌都有寫一字,玟、珂、珞、瓊,她心下一動,取了“玟”字竹牌。
“玟,不錯,喻意即好,朕的女兒,個個都是珠寶美玉。”
皇帝面容和善。
雪鸞笑道:“兒臣謝父皇賞賜。”心下思忖權衡一番,走近托盤,挑了個“珞”字。
皇帝對大總管道:“傳旨六宮,九公主賜名慕容玟,十三公主賜名慕容珞。”他微微一笑,“玟兒。”
玉鸞福身應聲,“父皇,兒臣在。”
“令你母妃預備午膳,今日朕去永仁宮與你們母女用膳。一轉眼,玟兒也是大姑娘了,到了議親之齡。”
九公主玉鸞垂首,羞得滿臉通紅,雙眼盯著地上。
十三公主雪鸞則是瞧得笑眼微微,父皇眼裡總算看到她們姐妹了,而今終於有正經名字,往後再沒有拿此笑話她們了。
雪鸞想到在鎮北王府的事,心裡暗道:莫不是璦皇姐幫我們說的話,否則父皇哪裡曉得因她們沒正經名字被人笑話的事。
皇帝輕嘆一聲,“朕捨不得你們一個個長大就出閣,沒了你們幾位公主,六宮就太冷清了,朕想多留你幾年。”
雪鸞眼睛晶亮:父皇捨不得我們出嫁,要多留幾年,這樣她就可以和姐姐無憂無慮地在宮裡生活,不用分開了。
皇帝又道:“這次玟兒和珞兒的章程寫得不錯,差事也辦得好,誰說皇家公主無用。和皇子們一樣,也能為國分憂,朕心甚慰……”
皇帝誇讚了幾順。姐妹又得了厚賞,歡天喜地地回了賢妃為主宮位的永仁宮。
賢妃聽說兩個女兒今日都有了正式的名諱。心下欣慰,當即去了御膳房,親自給皇帝預備午膳。
又一日。
皇帝剛下朝,見江若寧站在路口,微微福身,“父皇,我帶你去瞧個新鮮玩意兒,甚是有趣的。”她拉著皇帝就走。
一行宮人緊跟其後。近了翠薇宮,但見宮門緊閉,江若寧拊掌一拍,宮門大開,父皇往裡一望,但見院子裡都抹成了石青色,一邊未乾,一邊已然乾透,江若寧拉著皇帝走到乾透的一邊,“父皇。這是兒臣與翠微宮碧嬤嬤、小馬、翠濃、翠淺,還有溫小姐、薛小姐一道弄出來的,這叫三合土。用石頭一樣堅實,卻比石頭要容易採挖,更方便運輸。小馬,你不是口才好麼?昨兒我讓你練習了一整晚,快與皇上介紹這三合土。”
小馬一見這是立功的時候到了啊,周圍都站滿了全宮上下的宮人,個個神采奕奕。
小馬滔滔不絕,像是背書一樣地講道:“三合土,顧名思義。是三樣材料混合而成,這是鵝卵石。這是河沙,這兩樣皆有河道地的地方就有。整個運河沿岸處處可見。另外,便是水泥,是用一種青石子磨粉而成,這種青石也四處可見,不過近來翠薇宮上下已經制造出一種專用的壓石機,可以將青石壓磨成粉……”
一旁的小鄧,正在用青石子碾壓成粉,那所謂的壓石機有點像磨盤,一碾過去,就壓成了粉末。另一邊,小卓正拿著木頭抿子在地上抹三合土,可以清晰地看到三種配料。
皇帝蹲下身子,用手摸著地面,又光又滑,上面還貼了些碎瓷片,裝飾成蓮花形狀。
江若寧道:“父皇,這是我讓小馬收集的宮裡碎瓷片,鋪在地面上作裝飾用。還可以燒製成瓷磚,兒臣繪了幾種樣圖和鋪設的效果圖。玉蘭!”
薛玉蘭向前幾步,捧著效果圖。
父皇接過一張,這是用工筆繪法繪製的圖,“薛丫頭是薛敬亭的女兒?”
“父皇給兒臣的兩個陪讀個個都是極好的,令姝的字好、文章也做得公正,玉蘭會繪畫,你瞧繪得多好?”江若寧頓了一下,“這種瓷磚是鋪在宮室、大戶人家的地面上用的,便於擦拭清掃,所有的顏料等物也不用太好,可以選用黃泥燒製,像議政殿、父皇的養性殿就可以用這樣的材料。顏色越是單一的,成本越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