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宋家、劉家,誰家沒有幾個嫁出門的女兒,可她們的婆家就不許再過問孃家之事,這些出閣的女兒,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孃家敗落,看孃家的骨肉分離,自此親人相見不相認。
溫令寬道:“還請母親保重身子,你還有幾個孫兒孫女要照應,更有幾位表妹要看顧。”
謝氏問道:“我令你幫忙置的田莊、店鋪都置好了。”
“田莊添了一千畝,一處八百畝,另一處二百畝,店鋪有六家,都是在京城的。只是今晨從戶部那邊傳來訊息,說是宮裡下了令,宋、謝兩家收沒的良田不再拍賣,而是轉為官田。已令戶部準備賃給無田百姓,照人頭賃田,每年只向官府繳納二成租子,一家若有五口人,便可賃到十至十五畝,至官府辦理《賃書》可以世代租賃,祖傳父、父傳子,但祖傳父時,需得祖帶著父去官府,在《賃書》上籤上名字以此證明,擁有《賃書》轉讓無效,若要轉與他人,也需由前位賃主帶著新任賃主去辦理新的《賃書》。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今晨戶部官員在京城府衙貼出首批租賃的一萬畝官田,許多百姓回家取了自己的戶帖,就順利拿到了官府出具的《賃書》,由官員直接領到田間地頭劃分各家的地,搶在前頭的都是極好的良田。”
謝氏蹙著眉頭:“怎麼戶部不賣了?全成了官田,我還指望著給千詩姐妹置份像樣的嫁妝。”
千詩微微一笑,“姑母,這不已經有一千畝了,夠給我們做嫁妝。現在這樣挺好的,姑母近來太勞心,就連太醫也說姑母這是心力太損才病倒的。剩下的銀錢,就開粥棚,接濟窮困百姓,當是替謝家早前犯了的錯孽恕過。”
千謠忙道:“對,對,詩姐姐說得是。”
千謗心下不悅:你們不想要嫁妝,我可稀罕呢,也不帶你們這樣的。她自小就不被家族和父母重視,親孃是丫頭,原想一朝有孕能成為姨娘,誰曾想到,計劃失敗,生下她後,就去母留子。親孃被賤賣到何處也不知曉,今生相見無望。
千杏跟著附和:“姑母健康比什麼都重要。”
謝氏道:“你們都是好孩子。令寬,此事不急,慢慢留意好的就是,總有人轉賣田莊,到時候遇到好的再置下。”
“母親,兒子告退。”
謝氏看著幾個姑娘,各有特色,尤其是千詩、千謠怎麼看都招人疼,“杏兒,府裡有私塾,明日就與少爺、小姐們一道去私塾讀書,不望你做才女,但得會讀書識字,曉大義,就先去讀三年。”
千杏笑著道:“回姑母,詩姐姐給我做了個書袋,可漂亮了。”
謝氏點了點頭,“去了私塾,要聽先生的話,帶著少爺、小姐們用心讀書。”她頓了一下,對謝千謠、千謗道:“你們倆也到了議親之齡,且過了這三年,姑母留心著。明日就不必過來了,溫家老夫人今年要在京城過年節,這些日子去了行宮,她是個喜歡孩子的,尤其是你們這樣的年紀,她最是喜歡。就在院子裡給老夫人做件禮物,不拘是什麼,只要是你們的就成。”
謝千杏問道:“姑母,溫老夫人會喜歡我們麼?”
“她最喜歡閨女,可不大稀罕小子。老夫人當年有個寶貝幼女,那可是捧在手心裡長大的,大後喜歡上一個才子,傷了她的心。溫家五房倒有個小姐,很得她喜歡,偏這小姐,頑皮得比男孩子還過三分,而今也出閣了。
姑母肚子不爭氣,生了三個小子,沒得個閨女。她見了你們,一定會當成孫女一樣歡喜,她瞧著誰家的閨女好,就會琢磨成弄回家當孫女媳。
姑母是捨不得你們嫁到別人家,溫家的規矩是重了些,可嫡系幾房的男兒不納妾設通房,後來出了四老爺逛暗樓的事,也只加了條男子四十方納通房。
這樣的好人家,可是難找的。”
謝氏語重心長,也算是替她們都想到了,“二房、三房、五房都有與你們一般大小的小子,至今還沒訂親呢。若是能成,算是好上加好。若是不成,看入了老夫人的眼裡,西山縣祖居溫氏族裡的好後生不少,有她說項保媒,就沒有不成的。
外頭都說溫家是第一武將世家,可他們不知道,那溫氏族裡會武的可數,會讀書的倒有不少。就說上屆會考,一下子出了兩個進士,七個舉人,十二個秀才,你們聽聽這數,便是我們謝家當年也沒這等陣仗的。
老夫人護短顧家,在外頭瞧著好後生,就愛給她的孫女保媒,看到好閨女,就要娶回溫家。你們幾個,在姑母眼裡都是極好的,得好好表現。”
謝千謗簡直就是喜出望外。
這麼說,只要她討好溫家老夫人,就有好姻緣了。
謝千詩微垂著頭,只不說話。
【馬上就要515了,希望繼續能衝擊515紅包榜,到5月15日當天紅包雨能回饋讀者外加宣傳作品。一塊也是愛,肯定好好更!】(未完待續。)
喜歡紅妝名捕請大家收藏:()紅妝名捕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