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意味深長地看向江若寧。
她亦坦然對視,不逃不避。
一生為臣,這是免得他被人誤會。
江若寧跪在地上,“鳳歌以為,無論長遠還是安寧,當是如此。父皇仁慈,厚待我們被親人所棄的兄妹,我們兄妹又怎能給父皇增煩添憂。”
皇帝用沉痛的聲音道:“溫愛卿,照此言擬旨。明日宣召群臣,慕容琳認祖歸宗,封撫順王,慕容璉的恩賞明日賜下。”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敏王忙道:“稟皇兄,同樣是認祖歸宗,琳兒回來就封了個撫順王,我兒子璉兒是不是也要有所表示。”見皇帝心情不錯,敏王笑道:“至少也得先封個候爵吧?”
皇帝上回封了昌郡王,著實讓他失望,結果有多少日子,慕容瑁直接就把自己的郡王爵玩沒了,他若是再封,萬一回頭再剝爵,他這皇帝豈非成了朝令夕改。上回的事,是情非得已,若不是先賞慕容瑁,慕容瑁也不會如此配合地幫忙把江若寧領入暗樓,更不會一舉輕鬆地滅掉五十萬叛軍,還讓他白白揀了三十萬人馬。
敏王道:“你不先封了他,我後宅那些女人還不得把我的耳朵吵聾。璉兒好歹也是京城鄉試的第九名舉人,這可是京城啊,多少會讀書的才子?下屆會試,定能考中進士。你現在就封了……”
敏王一想到自己終於有個能幹兒子,心情大好,早前因世子、大公子鬧下的堵心事也煙消雲散。
皇帝道:“你儘快呈遞請封奏疏?”
太后帶大的孩子,又真是有本事的,這的確得封,他還要想用這幾個孩子,未來是屬於下一代的,得把他們扶持起來,將來才好打點朝政。
慕容璉一直覺得自己的親生父親很混賬,可現在這般護他,又寶貝他,心下很是感動,“父親,我娘呢?我要受封總不能是外室子?”
敏王回過神來,拍了一下腦袋,“皇兄,夏氏已仙逝,又生了個如此能幹的兒子,怎麼也要封個側妃。”他轉了一圈,“我去翰林院取份空白奏疏來,那裡的能人多,很快就替我寫好了。璉兒,莫走遠,你就跟著鳳歌,回頭為父來接你。”
這簡直就是巔覆了二人早前的看法,慕容璉以為自己不得父親待見,畢竟敏王的兒子著實太多了,兒子多了不稀罕啊。可江若寧拉著他們示範,慕容璉就扮敏王,淡淡地說‘我又多一個兒子。’江若寧說他不對,示範道‘十五歲秀才,上屆京城區域的第九名舉人,哈哈……我有能幹兒子了!’
當時江若寧就與他們分析過:兒子不稀罕,可敏王前些日子被御史圍攻彈劾,一個長子、一個嫡子,他被彈得窩火。如果有一個能幹兒子就不同了,這會讓他覺得漲了面子。所以,敏王不是不稀罕兒子,而是太稀罕、羨慕別人有能幹兒子的。
皇帝對慕容琳道:“琳兒啊,稍後隨大總管去皇子宮安頓,父皇儘快令禮部、戶部為你選好府邸。你迴歸皇家是喜事,朕令德妃替你與璉兒舉辦慶宴,你二人的婚事,你祖母可有什麼安排?”
慕容琳揖手道:“回父皇,祖母、母親已替兒臣訂親!”
“是哪家的閨秀?”
“嫡妻是溫五舅舅家的令娟,平妻是益州家道中落的書香門第田家之女黛珠。”
溫鵬遠有些意外地道:“你與十一丫頭訂親了?”
溫家嫡系五房的孩子統一行序,而慕容琳所說的溫令娟正序十一。
慕容琳微微一笑,“田姑娘是去歲秋天與我訂的親,娟表妹則是今年五月末與我訂的親。”
溫鵬遠面有尷尬:這麼大的事,他怎沒聽到一點風聲。
溫思遠解釋道:“大哥,這件事大嫂也知道。”
溫鵬遠沒有半點印象,尷尬笑道:“她隱約與我提過,只我軍中的事太多,沒記住也是有的。”
溫思遠道:“這事我聽三太太提過,早前太后給喬木定的是田姑娘,可田太太自認田家門第太低,配不得喬木,便奏請太后替喬木定了十一丫頭為嫡正,田姑娘為平妻。”
敏王面露羨色,“這田姑娘定然美貌過人。”
一話落,皇帝與敏王齊齊看著他。
田姑娘相貌如何,豈是他這個當叔父的能評論,真是風流得口不遮攔,這裡可有幾個晚輩,這種話是萬萬說不得的。
敏王又補充了一句,“母親選的,自是才貌雙全。”
慕容琳道:“黛珠有個母親、弟弟,曾對祖父祖母有收留過宿之恩。”
太上皇將帝位傳給嫡長子,帶著太后雲遊天下,總喜隱瞞身份玩微服私訪。早前幾年或領著容王,又或領著敏王,後來他們走慣了,就嫌帶著兒子礙事,經常事先不告知一聲就消失。(未完待續。)
喜歡紅妝名捕請大家收藏:()紅妝名捕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