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淑人言辭裡難掩驕傲,“溫家的老候爺、太后,幼時都曾在那裡學藝。當年的靖王殿下也曾在那兒學過三年,回春道觀與皇家、溫家算是世交了,那裡有天下最好的醫術,亦有天下極好的武功,更有做學問的道長。琳公子五年前雲遊歸家,便由鎮北王安排進了北軍之中磨礪。”
太后一大把年紀,能將幾位公子教養得如此好,讓他們長大成人,還習得一身本事,便是此,是多少人做不到的。
江若寧打量著二人,他們也一樣好奇地打量著她。
慕容琳是沉靜的、大氣的,立在一邊不說話,都讓人覺得安心,頗有泰山崩於前而神色不改之勢。
江若寧道:“琳哥哥十五歲入軍,阿璉豈不是也要入軍中。”
慕容璉道:“鳳歌,這可不公平,你叫他琳哥哥,為甚喚我阿璉。”
“琳哥哥自報年紀,他比我長,我自要喚一聲哥哥。我看你的模樣兒,許是比我小。”
江若寧心下歡喜,不是因為多了幾個哥哥,而是慕容琳的存在可以給容王妃謝婉君添堵。想到謝婉君知曉容王還有旁的兒子,而且人家這兒子相貌不俗、本事不小,文武兼備,才華橫溢用來形容慕容琳一點也不為過。
心裡爽!
宛如酷暑盛夏吃了一塊冰棒般的冰透爽!
思緒飛揚,她自顧自腦補了一番:謝婉君知曉容王另有兒子後昏倒;看到突然冒出的容王之子臉抽,總之,怎麼痛快,她怎麼腦補。
到底是皇帝瞭解自己的母親,太后當年早知謝家有祖病。卻沒有逼容王娶側妃納妾,這原就有問題。
原來,這後招就在暢園行宮。
雙淑人笑道:“璉公子與琳公子同歲,璉公子是九月的生辰。”
他們同歲?
江若寧有些不信地看著慕容璉,怎的兩人的高矮、體形差了這麼多。
青淑人又笑了。
太上皇樂呵呵地看著幾個孫兒孫女,滿心都是喜色。
青淑人道:“璉公子生母早逝,生他之後就一直病著。拖到他五歲時撒手人寰。自小身子就不如琳公子兄弟倆壯實,太后見他體弱多病,令他去馬蹄山拜師學藝。學得一身醫術和武功,也讀了不少的書。一年前學成歸來,又去天下雲遊!”
慕容璉男生女相,定是隨了他生母的容貌。
眾人說笑打趣一陣。晌午聚在一處用膳。
之後江若寧與慕容琳、慕容璉玩到一處,她是個雜家。說武功,她學的是六合秘笈,刀劍槍棍拳腿都會,直驚得慕容琳二人驚歎不已;說醫術。江若寧通曉針灸,還精通人體百穴、構造。
慕容璉道:“昔年我學醫,原想治好祖父的糊塗病。沒想倒被璦妹妹給治好了。”
“不許叫我璦妹妹!聽起來古怪得緊,喚我鳳歌、若寧也成。我名璦。字若寧。”
女兒家只有大戶人家的姑娘才有正經名,少有姑娘有字。敏王府裡,除了王妃、側妃和得寵的郡主有名字,其他郡主連正經名字都沒有,就如七郡主,人稱“小七”。
慕容琳道:“我字喬木,字是五舅舅在我十五歲生辰時贈的。”
五舅舅溫向遠,溫家嫡系五房的老爺,溫氏副族長,太后孃家的五侄兒。
江若寧道:“你名字裡有木,字也有木,莫不是五行缺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