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妞笑了一下,“他們可比不得河二哥、河三哥會讀書識字,又能在外尋工賺錢。”自家的兄弟是什麼樣的,二妞心裡也清楚,憨厚有餘,精明不足,尤其是她的嫂子還有些小心眼、小聰明。
江若寧悠悠輕嘆。
這幾年,她沒少勸二妞,勸她替自己打算,勸她不要對父母報有太高的厚望,有的父母確實很好,無論男女一碗水基本端平,可二妞的父母這心也偏得太厲害了。當年為了給周大漢娶妻,明知對方是傻子,還狠心要把二妞嫁過去,就為了對方許諾二兩銀子的彩禮換親,就這一點來看,二妞的父母就更疼兒子。
二妞後來不樂意,是她說賣她給哥哥娶妻。
尋常這種情況,沒有幾個父母會真的如此做,可週父、周母還真這樣做了。
做了便罷,這幾年沒少來縣城跟二妞討錢拿銀子。
江若寧道:“若你父母是真疼你,家裡日子過好了,就不會再用你掙的銀錢,許是將你給的五兩銀子還存著呢,他們拿出五兩銀子來,再加上這幾個月自己賺的,十兩銀子許就夠了。”
二妞點了一下頭。
江若寧知道以周父、周母的性子,進了他們的手裡,再讓他們拿出銀子,怕是比登天還難,江若寧一早就瞧明白了,她再三提醒過二妞,可二妞還是覺得父母是世上最好的人,即便曾經為了給大漢娶親將二妞給賣了,二妞也是偏著孃家人。
要說能幹,二妞倒比他的兩個兄弟對家裡的幫扶還大,至少因為賣了二妞給人做丫頭。家裡的日子好過了,她的兄弟也是因二妞掙的錢娶上了新婦。許是看到了二妞能拿銀錢回家,二妞父母竟一直不提替二妞贖身的事,竟有讓二妞做一輩子奴婢下人的意思。
江若寧給河家置家業,一是她將他們看作親人,二來也是想為姥姥、舅舅做一些事。後來,家裡過好了。她給的銀子。姥姥執意不肯收。每次回平安村,她就割上三斤肉,又或是給侄兒們買上一包糖果回去。
江若寧梳洗完畢。帶著阿寶在堂屋吃飯。
小梅一路飛奔過來:“小姐,江姥姥、河舅母來了!”
“姥姥!”江若寧嗖地起身,看著正給阿寶餵飯的二妞,“這可怎麼辦?”
二妞靈機一動。抱起二妞就進了西屋。
該來的,躲不過!
江若寧道:“二妞。不必了,姥姥定是得到了什麼訊息,躲也沒用,我會如實交代。”
她繼續吃飯。
姥姥在河舅母攙扶下自邊角門處進來。姥姥抬頭一望,就見江若寧正與一個女童坐在桌前吃飯。
河舅母“啊呀”一聲放開姥姥,快奔走近。從頭到腳地打量著女童,“寧兒呀。這麼大的事,你怎麼不與我們說一聲,你瞞著我們成親,連孩子都生了……”
姥姥輕喝一聲“住嘴”,她腦子是笨的麼?她們一手將江若寧養大的,江若寧從來沒離開過她們的跟前長達一個月的,雖說江若寧帶著幾個下人住在縣城,可每個月都要回平安村探望長輩,若江若寧真有了身孕,姥姥又豈會瞧不出來。
姥姥一看那小女童,瞧上去也是三歲模樣大小,再往前推,就是四年前,那時候江若寧才多大?尚未及笄,怎麼可能生孩子?
所以,這孩子不是江若寧生的。
可這孩子竟長得很像江若寧。
江若寧福身行禮,“若寧給姥姥請安!”
“乖——”姥姥拄著柺杖在貴妃椅坐下。
“姥姥可用過早飯了?”
河舅母忙道:“昨兒晚上,河十七到我們家說了你的事。我的個天啦,你姥姥和你舅舅險些沒被你擔心死,整整一宿,你舅舅就在床上烙餅子。天還未亮,就催著我過來一探究竟,寧兒呀,你說你……”怪她嗎?
不能怪啊!
這門親事真是打著燈籠也攀不上的。
照河十七的說法,這溫大人可是千里挑一的好夫婿,要家世有家世,要才學有才學,要模樣這也是出挑的俊朗啊。
江若寧起身去了廚房,很快取了兩副碗筷,又取了一盤饅頭、包子擺上。
河舅母添了半碗稀粥遞給江氏。
江氏捧著碗,“寧兒,你說說吧,到底怎麼回事?你不講清楚,姥姥吃不下。”
江若寧想了片刻,“二妞,去院子喂阿寶。”
二妞應聲抱著阿寶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