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國這個名字,絕大多數人都表示莫名其妙,但又懶得在這個問題上面爭執。
華國的名字不可能再用,他們對祖國都心存眷念和敬畏,柳恣也不敢自居為華國的領袖。
與其嗶嗶到底叫什麼國名好聽,還不如思考下他們現在應該怎麼辦。
政府依舊沿用之前的體制,只是原來的部門是鎮級別的分部,現在變成了國家級的。
“所以為什麼要建一個國家?為了跟宋國和金國區分開?”
“差不多吧。”柳恣託著下巴道:“你不覺得這麼一,好像我們就挺有身份了麼。”
眾人齊齊翻了個白眼。
現在雖然只有一個城,但之後會有越來越多的地方需要他來管理,與其假裝謙虛的叫自己是xx城城主,還不如干脆利落一點,直接稱國算了。
但稱王是不可能稱王的,都是接受過現代教育的人,也沒人願意再走封建統治的那一套。
現代社會都清楚沒什麼真龍子,想當領袖就自己去參與國考和稽核,自己靠本事從參政院的最底層往上爬就是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哪裡有什麼命所歸,一切還不是靠自己的執拗和賦。
於是鎮政府被替換成了所謂的‘參政院’,還臨時叫郭棣託人做了塊牌子釘在門口。
商議表決和提案的那一套依舊照原樣處理,等人口多了,政府部門日後擴充數倍了,再去定新的體制和管理規則。
“反正鬼知道以後會是個什麼情況。”新任元首柳恣先生如是道。
體制和管理範圍再次明晰之後,核心問題就是這個新城的管理。
原先這裡有十二萬人,等在大約五六的人口普查及登記結束之後,他們發現還剩下八萬人。
而原來的七萬守軍走了接近一半,還剩下四萬餘人。
——已經很不錯了。
柳恣巴不得多走點人,免得他頭疼二十多萬饒吃喝拉撒,但算上江銀鎮的人,他現在也算的上一個市的市長了。
郭棣老爺子本身在這兒生活了三十多年,老婆孩子孫子全在這,雖然心有不滿卻也不想死。
考慮到他對這附近的情況頗為了解,柳恣給他安了一個顧問的名頭,繼續發放一定的薪水,還允許他參與絕大部分的會議。
老爺子連著三四跟著開會,聽得眉頭直抽。
雖然兩地語言略有些差異,但聽久了也能懂大概的意思。
——這幫冉底是哪路神仙啊?
還有,怎麼這衙門裡開會,這麼多露胳膊露腿的女人混在裡頭?像話嗎?
根據廣播,凡是想要留在揚州城的人,都必須去指定的地方進行戶口登記。
而登記過姓名、家庭的人,均會被別上一根曲別針以示區別。
厲欒雖然同時在忙活兩頭的建設情況,也抽空過來看了一眼。
人們畏懼又嚮往新的生活,大部分都還算配合。
女人們雖然平時限制頗多,這時候也都換上撩體的衣服,出來進行登記。
喜歡[群穿宋朝]蒼穹之耀請大家收藏:()[群穿宋朝]蒼穹之耀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