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fxs.app,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微風小說網 > 都市言情 > 回憶頻頻擾 > 第138章 兒時“偷”趣以及其他樂趣(二)

第138章 兒時“偷”趣以及其他樂趣(二) (第1/3頁)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好書推薦: 靈未央 卡牌供應商 重生之按摩師的自我修養 我有皇帝分身 都市無敵逆天邪少 沈老師嬌嬌入懷,季總他肆意淪陷 逆天透視眼 超級紅包抽獎系統 我的老婆很能打 半島頭號玩咖! 掠奪氣運從作弊開始 我的師父是神醫 重生之電商教父 重生2013:從拆遷戶到全球首富 逍遙法醫 助人就是快樂 超能科技帝國 華娛科幻之王 坐我車的都是業界大佬 我要逼瘋全世界

11、掏龍蝦。

兒時的街頭,兒時的路邊,兒時的弄堂裡,還沒有像現在這樣近乎“氾濫”的龍蝦燒烤店,最多隻有在圩會趕集,在逢廟會之時,才短暫邂逅到這種美食,因此那時的人們都不怎麼愛吃,最多偶爾開開葷,嚐嚐鮮。可並不是嫌口味差,只是不知道如何料理龍蝦,最多隻會煎炸一下,更有甚者,連龍蝦是蝦是蟲,是否能吃,都不知道,也難怪那時,龍蝦並不受到主流的待見了。

然而,對於天生食客的農村人來說,一切都是“老馬當先”,一切都是“身先士卒”,不管能不能吃,都先嚐嘗再說,所以頻頻會去“以身試毒”,以致在確認無毒可食後,最終會做成一道道地道美食傳世,龍蝦就是其中一種。

那時候,在農村的各水域中,經常潛伏著數之不盡的龍蝦,或是半露盔甲,或是隻露龍鬚,或是微露鳳尾,或是慵懶的趴在水藻上,曬著溫暖的太陽,絲毫不懼怕會被人發現,或許它也清楚自己,並不被人們所嗜愛吧。

但對於懂得它價值的“知己”來說,它這樣做,無異是暴露了身影,讓自己“引火灼身”,所以那時愛與池塘為侶的孩童們,經常會在渚zhu)邊尋它,或是在戲水期間,兀的u di,方言,指突然)發現了它的蹤影,然後不慌不忙的緊緊截住了它,但更多的情況,卻是在幾近乾涸的小水溝裡,發現了它的洞穴。雖然大多數龍蝦,都是潛伏在波底,但當水位下降,或誤入淺區時,往往會在稀稀的汙泥下,暫時打洞藏身,為的,既是躲避天敵,也是能保持自身溼潤吧。

但龍蝦的這種習性,卻輕易讓人們發現了它,原因無他,只因為它在躲藏期間,會將洞泥外翻,然後封住了自家大門口,它以為這種方式特別保險。可它沒想到,經驗老道的人類孩童們,會憑藉它洞前,那與其他土壤顏色不一樣的鮮泥,而發現它的蹤跡,進而一掏到底,一睹它的芳容,它真是聰明反被聰明誤。

所以那時,根據這個明顯特徵,農村孩子往往能在頃刻間,捉到許多“張牙舞爪”的龍蝦,只見它們揮舞自己的螯鉗,來作抗議與反擊,或許它們也想不通自己,為何會被人類發現了吧。雖然孩童們,事後會搞一身汙泥,把衣服鞋子都給弄溼弄髒,甚至回家後還會挨父母的罵,但想到龍蝦那勁道爽口的味道,一切代價都是值得的。

雖然那時候,龍蝦十分猖狂,數量頗為巨大,但龍蝦的做法,也僅僅只有油炸以及熬煮,這兩種處理方式了。而那時,龍蝦的處理工作不難,也可以說很簡單,人們只需要把它刷洗乾淨後,抽出它鳳尾中間的排洩管,剝殼剪腮,弄掉囊毛,丟棄蝦黃,以及再次清洗乾淨,撒鹽浸醃,基本就可以了。那時,人們是不怎麼吃它的蝦黃的。

雖然龍蝦是種外來物種,會危害本土天生地養的原本物種,但在它可口的美味誘惑下,如今已被人們吃到只能靠養殖來苟活了,甚至各式各樣的料理它的方式橫空出世,像什麼“清蒸”、“油炸”、“十三香”、“椒鹽”、“麻辣”以及“蒜泥”等,而人們已經廣為接受,甚至還有點期待它再次氾濫,這也算是這種入侵生物的莫大悲哀吧。

當然了,舊時除了掏龍蝦,還有挖螃蟹,只是螃蟹很少,只能隨緣相遇了,所以以至那時,每當發現一隻螃蟹時,農村孩子往往會掘地三尺,誓要把它給捉住。但很多時候,捉到的螃蟹都是拇指大小,只是螃蟹崽子,所以人們通常都會好生用井水養著,僅作觀賞,並不納入食譜當中,但在夜半時分,它們通通都越獄了,逃跑得無影無蹤,讓人無限懊惱。可縱然如此,它們還是為農村孩童們帶來了一定的歡喜:比如腹部厴甲yan jia,此處指蟹臍,蟹腹下面的薄殼)是圓形的,為雌性,而腹部厴甲為三角形的,則是公,這也算是留給那時的孩子們,唯一的念想了吧。

12、釣青蛙。

雖然青蛙目前已被劃到“三有動物即有益,有經濟價值,有科研價值)”的範疇,雖然在孩童時期,老師便教育著要保護青蛙,但很多年前,對於一些調皮搗蛋的農村孩童來說,釣青蛙也是一種消磨時光的娛樂方式。甚至,吃青蛙也是一種常態。這其中包括幼時的我,那時我也做過同樣的罪孽。

因為青蛙吃食有個特點,通常是一口吞下,且只吃活餌,所以那時的孩童釣青蛙,只需要用一根綁有灰綠色臭蚯蚓的麻繩,蚯蚓要活,然後再把麻繩的乾淨端,找根堅實的樹枝或木棍或竹竿,緩緩綁好就行。那時,基本上“十次九中”,除非孩童心急,或因青蛙尚未吞緊,而導致“提線獲蛙”失敗了。

雖然名為“釣青蛙”活動,但那時的孩童釣青蛙,是不準,也不能給餌上鉤的,不然青蛙會把鉤子吞進肚子中,從而導致很“慘絕人寰”的事情——人硬取鉤的話,會讓青蛙的內臟被扯出體外。所以這種方式,在當年是被眾多孩童所摒棄與杜絕的,但仍有人偷偷使用,而原因嘛,只是這種方式能彌補那缺漏的“十分之一”吧,即孩童每次都能獲得青蛙,不會出現“十次九中”的遺憾。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那,當年被釣到的一眾青蛙們,下場如何呢?除了少許吞下魚鉤,死法悽慘外,還有一些被上了年紀的老人活活剝下皮,是先把一隻只青蛙的大腿折斷,然後從背部的嫩膚上,鉸一個小口,旋即慢慢撕下一整張皮,直至退到兩條大腿腳蹼間,隨即剝離。此時還剩下一隻只骨肉沁血的無皮活蛙,還能往前緩爬,但卻永不能蹦躂,所以整個模樣會顯得異常驚悚,讓膽小孩童不敢直視。當然,還有大量活著時被農村老人攔腰剪斷,她們只留大腿,其他的,全部丟掉。至今仍記,記得當年那些被攔腰剪斷的活蛙,腸肚皆流,雙眼凝視著它自己的後半段,或許是在怨恨著人們吧。

也因此,導致從小不怕青蛙的我,對青蛙莫名恐懼起來,我想,這種種悲慘場景,也是重要原因吧。

當然了,我年少無知時,除了對青蛙殘忍對待外,也對“戚施”即蟾蜍)未曾溫柔過。還記得那年,我和眾多兒時玩伴,一起用吸滿水的注射器,給蟾蜍打針,往往會導致蟾蜍更腫了。雖然那時的我,不知道被注射水的蟾蜍,下場會怎樣,但我想,肯定是好不到哪裡去吧。或許,人性真是本惡吧…

13、搬魚。

“搬魚”,與下地籠類似,也可說是下地籠的前身吧,具體做法就是,先找個空曠完好且耐用的、口沿鋟有螺紋的玻璃瓶子,再扯點堅韌結實、略粗的尼龍線,以三四米長度為宜。然後用心的把尼龍線,往瓶口的螺紋隙上,一匝匝的纏繞,箍好,再繫緊。隨後,往瓶內塞上小半個囫圇的饅頭團,再尋個枝條,以楊柳槎椏為最,細心折成與瓶口等長的雙段,然後呈“十”字狀緊密的填進瓶口。最後,線上尾這端,再用力挽個牢結,栓上個木棍。旋即,找個滿是逡巡遊魚的池塘,丟下瓶子,插好木棍,靜候片刻,就可以滿載收穫了。

值得注意的是,因為所備的瓶容十分逼仄,瓶口也不寬敞,遠不如地籠內部空闊,所以“搬魚”往往只能得到數十條“小魚猛”阜陽某地方言,指“小魚苗或體型不大、甚微的成魚”),比如只能攫獲常見的泥鰍、“鯉魚面”阜陽某地方言,學名指鰟鮍魚,是一種周身斑斕,喜愛群遊群覓食的淺棲魚,可能是釣魚人的“一號”對頭)、“麻 古壘兒”阜陽某地方言,亦稱“大 傻 叼”,學名指矛尾刺蝦虎魚,有淡水棲有海棲,頭大身小,生性十分慵懶,常趴在水邊淺底,貪吃餌料,人以無鉤蚯蚓都可釣獲,可能是釣魚人的“零號”對頭)以及“草生魚”阜陽某地方言詞,學名指麥穗魚,喜愛成群覓食,可能是釣魚人的“二號”對頭)等小物,這也算是“搬魚”的某種缺漏表現了。

當然了,若人再幸運點,還可收穫諸如黑殼蝦、刀鰍阜陽某地方言,學名指中華刺鰍,一種對水質要求甚高、背脊帶突刺的淡水魚種,形似泥鰍,吞食猛烈,常吞鉤入腹,頓口後,釣魚人較難卸掉魚鉤,除非生拉硬拽)以及“篩皮”阜陽某地方言,又稱“叉尾”,學名指中國鬥魚,性兇猛,是一種發好體色後,觀賞性很強的斑斕魚種,可單養,或群養。群養,髮色差,單養,髮色佳)等野生水產,也算是“不幸”事件中的莫大天賜了。

而“搬魚”的最顯著優點,則是能完全無損傷的捕獲魚蝦,就像是趁著魚蝦短暫覓食期間,人安全的把它們從水裡搬到岸上的盆裡,人只是幫著換個新水源停息,對它們的傷害甚微,所以這種便利的捕魚方式才被稱為“搬魚”,也是農村稚童間,最尋常的“小打小鬧”遊戲之一。當然了,“搬魚”還有一個隱藏的優點,是晴天陰天都可進行,陰天最佳,無畏颳風下雨,除了池塘結冰,堪堪是隻要人想,只要有堘cheng)塘,幾乎都能實現,十分的隨性。

而除了“搬魚”外,那時的農村孩童,包括我在內,也會去“釣魚”。但不像現在盛行著各種奢侈的釣竿,那時候,十分簡單,僅以一截曬乾了水的竹竿作為魚竿,僅以一點輕盈盈的泡沫板碎塊作為魚浮即魚漂),只“魚線魚鉤與魚錫墜”正常化。甚至釣餌,因為孩童們,並不像當時的大人們一樣採用麥麩子團“打窩子”,或用酒泡麥粒為餌的方式,通常只是剛從自家糞地裡扒到的“香曲蟮”即紅色蚯蚓),也不像當下,市面上賣有種類紛呈的“窩粉”與“餌料”。

但縱然是如此的簡陋,卻一絲一毫都不影響上魚,甚至用起來還很順手。因為“釣魚”是種追求未知的運動,人的肉眼並不能看到水況,所以能釣到什麼,人全憑運氣了。但縱然是如此,有經驗的人們還是可以根據魚漂的沉浮情況,來判斷咬鉤的魚種,比如麥穗魚吃鉤,魚漂先緩緩左右晃盪兩下,然後迅速沉底,再慢慢浮出來,比如鰱魚吃鉤,魚漂則是水平躺在水面上,就像是人“錯誤”調高了魚漂的位置一般…

而那時最讓我深刻的,是用這簡陋的漁具,釣到了不少“火頭”亦稱黑魚,學名烏鱧)和刀鰍即中華刺鰍),甚至還有好幾尾筷子長的“鯇魚”筒子鯇,huan,阜陽方言稱“渾子”,是一種草魚,喜渾水,其魚苗俗稱“渾筒子”),以至於變成當時,最讓我驕傲的“戰績”了。所以直到現在,我仍相信這句話是真的——“釣魚,講究的是人,不是釣竿…”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14、坑裡抹澡。

“坑裡抹澡”,即是“在池塘中游泳”,通常盛起在仲夏仲秋之間,憑天氣熱烈情況來驅行。因為從前,家家戶戶還沒有太陽能熱水器,所以清涼去汙,常常都是要前往池塘的,也因此,使“坑裡抹澡”,成為了一項較為傳統的“傳承”,吸引著無數的男孩。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隨機推薦: 重生之護花邪龍 哥哥才不是魚塘主 文娛之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