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氣中混合著滿是一種渾濁的土腥氣味,滿滿的燥熱和潮濕感,是下雨的徵兆,冷不防天空中果然又緊接著炸開一個猝不及防的驚雷“啪嚓”一聲巨響。
煜月心中大叫“不好”強撐著忍著身體上的不適爬了起來摸到竹竿繼續跌跌撞撞的去尋暮生。
恍惚間聽到一聲尖叫還有不知從何處突然傳來的低低的壓抑的哭聲。
幾乎下意識的煜月就確定了正是暮生由是隨著斷斷續續的哭聲去尋她。
走了許久聲音才變得清晰可聞,用竹竿試探著前路,煜月放柔了聲音叫她:“生生?”
瞬間便聽見了急不可耐的回應:“煜月,我在這兒……”
直到這一刻終於確定她安好,煜月的一顆心才堪堪放下了,不管如何只要能先確定她平安便好。
然而煜月僅僅顧著尋到她的喜悅卻忽略了暮生對他的稱呼卻在一瞬間悄然改變。
煜月循著聲音確定了她的位置,用竹竿碰到了她,繼而緩緩蹲下身子將手慢慢靠近她:“不怕了,沒事的,只是打雷而已。我在……”
可下一刻暮生的語調卻突然冷了下來一把開啟了他的手:“你可知,她一個人離家在外之時多害怕多孤單,可是……你卻不願意早些接納她。回到府中連一句多餘的問候都不曾只是她醒來後給了她一巴掌,讓她記住了你們之間的身份。可是她真的傻啊,即便如此還是放不下你,做盡一切她原本並不願做的事情討你歡心,只為你能夠瞧她一眼。甚至後來她只是想看看你對她到底有沒有半分的情意便寧願嫁給一個她不愛的人,可你依舊視而不見。再後來她好不容易回到你的身邊你卻又以為她好為名將她推開,你竟然不信她,她無處可去流落風塵為你守身如玉只賣藝不賣身。可你依舊誤會她。她不得已犧牲自己為你鋪路,可你呢?”
說著說著,煜月便明瞭過來:原來,一切,她都已經記起來了。
他找了張口想要解釋,卻有些悽惶的發現原來她說的一切竟然都分毫不假。
半晌她又繼續:“你不要將她當做你想的那樣,把你以為好的強加在她的身上,你這不是為她著想,是自私……”
煜月看不見她,更看不清她的神情不用猜也知道她定然哭了,可是他而今卻連為她擦去眼淚的能力都沒有了。
“被點名出征戍守邊疆,她為了你分毫怨言也無,險些被敵國將領玷汙但只要看到你為了她受了一劍便於心不忍也不怨你,後來你為了給所有人一個交代眾目睽睽下廢了她的武功害的她連自保的能力都沒有,可你有沒有想過要給她一個交代。甚至她因為你一次醉酒有了你的親生骨肉你都不信還親手殺了他,而後她因你又無端的被當做聯姻工具送去北狄國受盡侮辱,可你卻這麼遲才來,有什麼用?煜月,你可當真是好狠的心吶。”
古代文化小課堂:古代的夷狄指什麼?
1古稱東方部族為夷,北方部族為狄。常用以泛稱除華夏族以外的各族。《論語八佾》:“夷狄之有君,不如諸夏之亡也。”《漢書蕭望之傳》:“聖王之制,施德行禮,先京師而後諸夏,先諸夏而後夷狄。”宋王安石《河北民》詩:“家家養子學耕織,輸與官家事夷狄。”魯迅《墳論“他媽的!”》:“唐以後,自誇族望的風氣漸漸消除;到了金元,已奉夷狄為帝王,自不妨拜屠沽作卿士。”
2指邊遠少數民族地區。《國語鄭語》:“或在王室,或在夷狄,莫之數也。”唐韓愈《毛穎傳》:“其子孫甚多,散處中國夷狄,皆冒管城。”唐聶夷中《行路難》詩:“莫言行路難,夷狄如中國。”
3視為夷狄。《公羊傳桓公十五年》:“皆何以稱人?夷狄之也。”《公羊傳僖公三十三年》:“其謂之秦何?夷狄之也。”《新五代史十國世家年譜論》:“以五代之君而視十國,夷狄之則未可也。”)
傾酒有寫到西夷和北狄這兩個國家,把這方面的東西翻出來給大家以供參考,希望有助於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