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是?”
不等袁紹去介紹,那少年便已經恭敬的對劉寒俯首稱禮:“譙縣曹操,拜見王上。”
遼東王點了點頭,眼中閃過一絲讚賞:“孤觀你二人,一位意氣風發,一位鋒芒畢露,日後定能成大器,定能行匡扶漢室之舉!”
“承蒙王上誇讚,吾等定為漢室竭盡全力!”
“今日之言,望你二人銘記於心。他日若有機會,莫負了這身才華。”
說罷,他不再多言,轉身離去。
袁紹與曹操站在原地望了許久,直到劉寒的身影逐漸遠去。
“阿瞞,我聽聞你自幼便仰慕靖祖。”袁紹低聲問道,“如今親眼見到了遼東王真容,感覺如何?”
曹操的眼神中帶著嚮往與憧憬,讚歎道:“大丈夫,當如是也!”
少年身懷壯志,一心報國,意在效靖祖匡扶漢室!
大漢每一個年輕人都對靖祖心懷敬仰,曹操也不例外。
他也想成為像靖祖那樣的人,提三尺劍平亂世,護佑大漢數百年太平,受萬民香火供奉!
袁紹沉聲道:“我聽我家的叔父說,王上此次回京,是為向陛下訴說賑災之事。”
曹操卻嘆息道:“朝廷只讓王上去賑災,卻又不給撥糧,這是把天下蒼生放在火上炙烤啊。”
袁紹冷哼一聲,憤懣的說道:“蒼天無道,漢室衰弱,任由災民餓死暴斃於荒野。遼東王一心為國,欲行賑災之事,然而朝中奸臣無數,陛下昏庸,實在辜負忠臣的碧血丹心!”
“袁兄慎言!”曹操趕忙打斷了對方的大不敬發言。
此等誅心之言如若外傳,被心懷不軌的有心人所利用,哪怕汝南袁氏權勢顯赫,恐怕也保不住袁紹的這條性命。
“阿瞞,你我情同兄弟,我又怎不知你的心中亦有憤懣?”袁紹卻毫不忌諱的說道,“我們都心懷大漢,一心為國。然而朝廷卻昏聵至極,任由奸逆亂臣打壓遼東王這般忠良,難道這不是皇帝的錯嗎?”
曹操沉默了。
他實在想不通,人怎麼能像袁紹這樣有種?
雖然少年曹操的心中亦是敬仰靖祖、敬仰遼東王,心中亦有匡扶漢室的報國之志,但他卻不敢像袁紹這樣痛罵漢帝。
“阿瞞,我已經想好了。”
袁紹的目光堅毅,凌然說道,“我要去追隨遼東王,與他一同為漢室奉獻自己!”
“假如大漢黑暗,吾願將自己化作燭火,燃燒吾之骨血,為天下人照出一條明路來!”
曹操的眼神變得彷徨了起來。
化作燭火,燃燒骨血,為天下人照路嗎...
他的心中又何嘗不是這麼想的...
……
西園之中,遼東王劉寒對漢帝躬身行禮。
“臣劉寒,拜見陛下!”
“愛卿免禮。”漢帝劉宏扶住了遼東王,感嘆道,“遼東王真乃我大漢補天之石也,此去魏郡,真是辛苦愛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