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狀,劉九思搖了搖頭,起身欲走。
當他走到門戶的時候,卻頓了一下:“或許將軍只覺得我聒噪,但我還是想問一下將軍。
方才進城時,我見定陵百姓安居樂業,絲毫沒有亂世求生的慌亂。由此可見,將軍頗善治理,是用了心想讓定陵百姓們過上好日子。”
說完之後,他頭也不回便要離開。
“且慢!”
就在此時,定陵主將終於坐不住了,“先生當真是伶牙俐齒啊。”
他感慨的說道:“看似是在誇我善於治理,讓定陵的老百姓們都過上了好日子,實則在暗示我,如今的太平都是假象,亂世之中哪有什麼真正的太平。
今日我坐視陽關覆滅,來日數十萬莽軍兵臨城下必然屠城,這定陵百姓們淪於馬蹄之下,血流成河,屍骸堆積如山。
當定陵淪為人間煉獄的時候,我是否會後悔今日冷眼旁觀的選擇?”
劉九思的嘴角微微上揚,問道:“那將軍是否會後悔呢?”
定陵主將閉上了雙眼,咬牙切齒的說道:“會!”
“這兵,我借給你了!”
……
與此同時,陽關已經到了生死存亡的時刻。
王邑指揮莽軍發動進攻,幾十倍的兵力差距,讓陽關的防守顯得無比羸弱,宛如即將溺死的孩童在水裡拼命掙扎。
然而劉秀卻展現出了他卓越的領袖天賦,在面對危機時,他親率一千精銳突襲莽軍,斬殺了幾十個敵軍後掉頭就跑。
回到城中之後,他帶著敵軍的頭顱來鼓舞士卒,在他的忽悠下,陽關的義軍們還真的重燃士氣,開始拼命的抵抗莽軍的進攻。
劉秀只憑數千兵馬,竟然真的阻擋住了大軍猛攻,守住了第一輪的進攻。
但這也讓莽軍的主帥王邑氣急敗壞,開始發動更迅猛的進攻。而陽關畢竟只有幾千兵馬,面對此等瘋狂進攻,隨時都有可能被攻破。
無論劉秀怎麼忽悠陽關義軍,也都阻擋不了那些將領們產生動搖與質疑。
“劉九思呢!你不是說他去尋找援軍了嗎,他人呢!”
兄長劉縯此刻怒火中燒,“就特麼他還靖祖後人呢,打起仗來跑比誰都快,老子信了他的邪,居然真的以為他的遼東王的孫子!
遼東王劉慕白一人一劍死守未央宮外,他的孫子怎麼可能是劉九思這樣的孬種!”
“我不信九思先生會騙我!”劉秀卻篤定的說道,“他說過,只要我能守住陽關,他就一定會帶著援軍來救我們!”
“都什麼時候了,你還信他的鬼話呢?”
劉縯不屑的說道,“他就是個騙子!你和我都被這個騙子給害慘了,本來莽軍來襲我們是可以逃的,可你卻信了他的話,一意孤行要死守陽關。
現在,我們都得死!”
話音落下,忽然傳來“轟隆”一聲巨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