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太后的疑問,王莽卻表現的風輕雲淡。
“如果是陛下不同意封臣為侯,此事倒還可以爭取一下。畢竟陛下荒廢朝政多年,如今朝中以我們王氏一族為首,完全可以借群臣之悠悠眾口,讓陛下低頭。”
王莽緩緩說道,“但如果是遼東王不同意封臣為侯,那此事就沒必要固執了,直接放棄便可。”
“你這話是什麼意思?”王太后不解的問道,“難道遼東王比陛下還要有威儀嗎?”
“遼東王的話,確實比陛下還要有威儀。”
王莽不予否認,耐著心解釋道,“多年來,遼東王的名號早已深入人心,世人皆知歷代遼東王皆是我大漢的忠臣。
如果跟遼東王對著幹,那便會失去民心,那些向我們王氏一族的大臣們,也會因此而疏遠我們。”
王太后有些懷疑的問道:“那遼東王當真有這麼大的影響力嗎?”
“恐怕遼東王的影響力,比臣所說的還要更大。”
王莽神色凝重,低聲道:“太后可曾想過,為何自文帝以來,歷代遼東王皆能劍履上殿、入朝不趨?
為何身為第一代遼東王的靖祖能被追尊為‘烈皇帝’,而無人敢非議?
為何當今的皇帝陛下明明不喜歡現在的這位遼東王,卻還要對遼東王言聽計從?”
“為何?”王太后對此也感到好奇。
她不明白,為何遼東王身為臣子,卻能在氣勢上壓過漢帝。
漢帝尚且做到讓萬民歸心,但遼東王卻可以。
王莽頓了頓,目光深沉,感嘆道:“對於歷代遼東王來說,他們的根基早已不是兵權或爵位,而是大漢兩百年來積攢的‘天命’!”
“當年靖祖起兵誅呂,卻讓位於文帝;七國之亂時,他平定叛亂卻拒不受賞;武帝時期,遼東王北伐匈奴,肅清寰宇;巫蠱之禍時,遼東王力保太子...
歷代遼東王皆以匡扶漢室為己任,卻從不貪權。百姓視他們為‘救世曙光’,群臣以他們為‘忠義楷模’。”
王莽苦笑一聲,又接著說道:“若我們與遼東王對立,便是與天下人心對立!
那些依附王氏的大臣,表面上忠心於可我們,可如果遼東王若公開反對王氏封侯,明日長安便會流傳王氏‘欺君罔上’的流言,甚至……”
王太后心中生出不安的感覺,催促問道:“甚至什麼?”
“甚至有人會效仿靖祖舊事,以‘奉天靖難’之名討伐王氏!”王莽聲音幾不可聞,“太后莫忘了,當年同為外戚掌權的呂氏一族,便是這般覆滅的!”
聽到這裡,王太后忽然覺得身體有些疲憊。
王莽的解釋,讓她認清了一個現實:王氏一族表面來看是本朝最為顯赫的豪門,可如果跟遼東王府相比,卻還是相差甚遠。
論權勢,遼東王府不比你王氏顯赫多了?
如今的王氏也只不過是封了八個侯爵,遼東王府那可是九世九帝師!
歷任遼東王,皆被漢帝冊封為三公之首的太師!
此等奇觀,縱觀古今僅遼東王府一例!
更何況,如今的遼東王府已經不屑於去玩弄權勢了。
他們現在玩弄的,是要遠比權勢更高一層的“天命”!
何為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