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老邁的漢帝從甘泉宮中走出的時候,看到被陰霾覆蓋的長安城,這才意識到自己輕信江充犯下了多大的過錯。
漢帝哀傷的說道:“若無遼東王,朕真不知將會釀成多大的過錯。”
此事過後,漢帝自認年邁不能理政,命太子劉據在遼東王的輔佐下,總領朝政。
太子劉據稀裡糊塗的就坐到了監國的位置上。
沒過幾年,漢帝劉徹駕崩,諡號孝武皇帝,廟號世宗,後世稱之為“漢武帝”。
他臨終前只有一個要求,便是將自己埋葬在靖祖的陵墓之側。
而劉據也順理成章的繼承了皇位,成為了大漢的新帝。
……
《兩漢講解·盛世篇》:縱觀兩漢盛世,其中最著名的莫過於漢武盛世。
繼承了文景盛世的經濟繁榮之後,靖祖北伐將漢朝的國力與疆域推向了巔峰!
這一時期,是漢朝最輝煌的一段時期!
年輕時的漢武帝劉徹無條件的信任靖祖劉安,賭上國運去支援北伐戰役。而靖祖也宛如神明般,在臨終前將北伐完成,摧毀了漢朝最大的敵人匈奴。
此後的數十年,漢朝人一直在享受靖祖北伐帶來的成果。
直到巫蠱之禍時,年邁的漢武帝失去了判斷力,這才險些釀成一場大劫。
從歷史所記載各種表現來講,我們都可以相信,當時的太子劉據絕對已經做好了造反的準備!
他不想當第二個扶蘇,在面對奸臣的誣陷時,他不願束手就擒!
如果他造反,無論勝負都會掀起一場洶湧的風暴,這場風暴將會摧毀漢朝的盛世,讓其從山巔隕落到谷底!
幸虧在最關鍵的時候,第三代遼東王作出了正確的決斷,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殺死江充,終結了悲劇的引發。
第三代遼東王劉厭,他與爺爺劉安、父親劉潛不同。
劉安與劉潛這兩位遼東王在年少時便表現出了驚人的天賦,是大漢走向盛世的關鍵人物。
而劉厭直到在巫蠱之禍的爆發前,他表現的一直都平平無奇,甚至可以說是沒有什麼存在感。
雖然他身為丞相,一直都在穩定著朝局,但這對於一向都是傳奇人物的遼東王來說,明顯是不合格的。
然而他不出手則已,出手則一鳴驚人。
他以一己之力,將巫蠱之禍平定,改寫了太子劉據的命運,同時也改寫了漢朝的命運!
在此之後,漢朝便步入了平穩發展的階段。
劉據死後,將皇位傳給了他的孫子劉病已,也就是後來改名為劉詢的那位“漢宣帝”。
因為在此之後的大部分時間,西漢都沒有再發生過什麼重大的變故,所以遼東王府也變得逐漸低調了起來。
對於遼東王府來說,他們的職責就是為了維護漢朝的統治,在漢朝遭遇危機的時候,他們挺身而出,去平定禍亂。
而當漢朝興盛的時候,他們又變得低調了起來,從未恃功自傲。
彷彿對於歷任遼東王來說,他們天生就是為了拯救漢朝。當漢朝滅亡之後,他們便又成了漢人的救世主,讓漢人的血脈能得以流傳至今日。
而說起歷任遼東王來,在第三代遼東王劉厭之後,西漢最著名的遼東王,莫過於那位悲情的英雄,第九代遼東王劉慕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