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鐸所說的王之力,其實就是沈明的不屈之力。
自從那次絕地求生之後,武鐸就覺醒了這種神奇的力量。
透過琢磨研究後,武鐸發現王之力不僅可以攻擊敵人,還可以作用於自身。
透過王之力刺激自己的肌肉,比做一千個俯臥撐還要有效果。
這五年來,雖然武鐸一直都在站崗,但是他的訓練量可不小,每天都會用王之力來刺激自己的肌肉,讓他實力今非昔比。
同樣都是親衛出生,為什麼人與人的差距會這麼大呢?武鐸的天賦令所有親衛都感到羨慕。
武鐸獲得最強戰士的稱號後,也理所當然的成為了一名師座,而且還是最年輕的師組。
第四位師座選出來後,兩庚綬便向沈明彙報了此事,沈明表示這件事由兩庚綬全權負責,他相信兩庚綬的選擇。
這句話,讓兩庚綬大為感動。
元王軍一共有五個師組,分別由綏汕、坲耜、乏巫、武鐸進行管理,如今還缺少最後一位師座。
經過協商後,這最後一位師組決定由王親自統帥,兩庚綬負責全權代理。
這支師組的主要負責對城邦的護衛工作,大到抵禦外敵入侵,小到抓捕作奸犯科。
原本的親衛、護衛也全部納入這支師組之中,而這支師也被稱為近衛師。
經過半年的時間,元王軍終於整頓完畢, 裝備也進行了大幅度的改進。
完成了軍隊的改革後, 沈明再次將城中所有的高層召集到了中心石屋。
三公六正四師座位於沈明下首,垂眉等待王的吩咐。
“此次, 我將出徵北境,消滅草原諸部,為文明開疆擴土。”此話一出,在場眾人都嚇了一跳。
他們怎麼也沒有想到, 王竟然想要出征北境。
“六年前, 外族入侵,佔領我城邦,殺害我族人,這是不可忘記的仇恨!”沈明聲音洪亮的說道, “這次我要讓他們嚐嚐這種痛苦的滋味, 要讓這些不知天高地厚的外族知道,犯我沈明者,雖遠必誅!”
王的這番話說的霸氣側漏, 看樣子,這場仗不打是不行了。
於是,在沈明的親自安排下,乏巫師和武鐸師一同隨自己北上,其餘師組在城邦待命。
這是王第一次御駕親征,絕對不能寒磣!
為了此次御駕親征,整個城邦高速運轉了起來,僅僅七天的功夫, 就為王建造了一座豪華的御攆。
御攆長十米, 寬六米,除去車軲轆高約三米, 通體由木質材料打造。
這座御攆一共有十六個車輪用來增加穩定性, 防止在運動過程中翻車。
御攆裝修十分的奢華,珠光寶氣, 紛華奢靡, 繡虎雕龍, 錯彩鏤金。
沈明城邦沒有馬, 所以拉御攆的工作落到了幾頭青牛的身上。
為了拉這架御攆,一共出動了三十二頭青牛, 足以見得城邦眾人對王的這次御駕親征有多麼的重視。
他們相信如此乘堅驅良,王一定會非常滿意的。
沈明也沒理由不滿意, 他還是第一次做如此奢華的…牛車。
車上,御攆中會專門安排元人美女服侍王,讓王在這一路上不會感到孤單。
一切準備就緒,兩個師五千人便浩浩蕩蕩的朝著北境緩緩前進。
自從經過沈明城邦的不斷剝削後,十萬大山中已無多少部落,這些還在大山中生存的部落,基本上都生活在崇山峻嶺之中,令人難以察覺。
一路上沈明連一個部落都沒有遇見,倒是見到了不少珍惜的野獸, 抓來打打牙祭。
大軍走走停停一個多月,周圍的樹木開始變得稀疏, 眼前也漸漸浮現出一望無際的大草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