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武鐸一番打趣後,兩庚綬便開始著手對軍隊進行改革。
在他的召集下三名副統帥來到了兩庚綬的石屋中。
隨後,他便向副統帥們傳達了王的口諭,並且詳細的向幾位說出了要改革的具體方向和內容。
對於王的命令,副統帥們絕對會無條件的進行服從。
但是,在改革之前,他們也會提一些自己的想法,關鍵的一點就是保證自己的位置不會被摘掉。
兩庚綬呵呵一笑說道:“幾位請放心,這次的軍改只是改變軍隊體制,對原本的崗位不會有較大改動,幾位依舊可以領兵作戰,只不過是改個名號罷了。”
幾名副統帥相互對視一眼,坲耜說道:“既然如此,小首領,那我們就相信您,按照您吩咐的來辦。”
兩庚綬趕忙擺手道:“可千萬別喊我小首領了,城邦是王的城邦,我只是王的輔政公,我們也都是為王做事,一切都為了王!”
“一切都為了王!”幾人異口同聲的說了一句,隨後便開始對軍改的細節進行了敲定。
三天後,幾人便前往了營地,開始對軍隊進行正式改革。
原本的三名副統帥,雖然年紀有些大了,但是有著非常豐富的作戰經驗,在戰鬥統籌上面依舊很有能力。
對他們的原有編制不變,只是將副統帥的稱號改成了師座,他們所率領的軍隊也由軍團變成了師組。
一個師組的人數,滿編在兩千五百人,除旅座外,其他職位由他們自己安排,這絕對是一個非常大的權力。
在幾人的合力整頓下,僅僅花費了一個月的時間,就將軍隊整頓完畢,軍團長們也有了自己的歸宿。
能力強的,關係好的被提拔成了旅座,指揮一個旅團。
能力差的則成為了卒長,管理一個卒隊。
其餘的行長、伍長基本不變,只是從伍長中選出了幾名優秀的人才,晉升成什長,成為行長替補。
並且,為了讓邊人士兵們更加富有熱情,還在其中挑選了幾名能力極其出眾的邊人,將他們提拔成了伍長,並告知邊人們的晉升方向。
這一下,讓邊人士兵們變得更加激情,也讓軍隊充滿了向心力。
整頓完畢後,另一個問題出現了,那就是目前還有兩個師座的位置空缺。
於是,在兩庚綬的安排下,召開了一場軍隊高層之間的會議。
會議上,每一名旅座都想爭奪師座的位置,他們用戰績來標榜自己,覺得自己的才能,絕對能匹配師座的位置。
只是聽完眾人的敘述後,兩庚綬發現,這些旅座的戰績都大同小異,雖然出彩,但並沒有脫穎而出。
這是一個非常棘手的問題,無論選哪個人當師座,都勢必會讓其他人感到不滿。
這時,乏巫提出了自己想法:“既然一個個都想當師座,那就手底下見真章,不如我們擺一場擂臺賽,誰拳頭硬誰就來當這個師座。”
“沒錯。”一旁的綏汕說道,“我們現在缺少的不是戰場指揮,而是一名敢打敢拼的戰士。”
旅座們面面相覷,從他們的眼神中,能見到濃濃的戰意,他們對這個位置勢在必得。
此時,會議上閉眼沉思的兩庚綬突然睜開眼說道:“既然要擺大擂臺賽,那就讓所有人參與進來吧。”
在場眾人齊齊一愣,便聽兩庚綬說道:“就像綏汕師座所說的那樣,我們需要一位衝鋒在前的戰士,那這個人必定是所有元人中的最強者。”
坲耜點頭附和道:“輔政公說的沒錯,我們需要的正是這樣一位戰士,我同意輔政公的提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