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夏驚變後,大唐忙著和大漢商議穿域之事,大明則穩坐釣魚臺按兵不動。
而最靠近大夏的只有大宋了,本以為身為九域最大的商業之域,一向和氣生財的大宋必然也會百般推脫,可是誰又能想到,有些人終究不是常人。
大宋應天城中,宋王府大殿內,趙百川一身金色蛟龍袍穩坐大殿之上,身邊只有一襲紅衣的蘇荷。
誰又能想到,那時一個吃不飽穿不暖的小丫頭,短短時間內,則站在了一域最高的位子旁。
大殿中百官聚集,只是面孔卻換了太多陌生之人,包括文官之首和武官之首。
在這換煥然一新的大殿,一切都顯得生機勃勃,就如那盛夏的野草。
趙百川靠著王座,蒼白的臉上沒有一絲血色,只是臉上卻掛著笑意,手中捏著一封信件。
隨著人都到齊了,在新上任的文相武侯的帶領下,百官盡數跪下口呼千歲。
聽著這略顯嘲諷的話,趙百川撇了撇嘴,還千歲了,自己怕不是千日都嫌久了。
“都起身吧!今日讓眾臣來此,是一件了不得的大事。”
趙百川話雖出口,可是誰也不指望,一個半步腳踏入鬼門關的人,有多大的中氣,尤其在這偌大的大殿內,聲音可傳不了多遠。
此時,一直站在趙百川身後的蘇荷,走到王座前。
聲若黃鸝鳴翠柳,在這滿是男人的大殿中,足以讓人耳目一新之感。
整個大殿豁然安靜下來,所有人皆滿是疑惑的看著,那半依在王座上的男人,雖然看起來好似弱不禁風,可是那手段,足以讓在場的人夜半驚醒。
趙百川感覺大殿靜了下來,將一直捏在手中的信遞給蘇荷笑道:“來,念念。”
蘇荷恭敬的接過信件,隨後開始唸了出來,聲音雖不大,但也字字清楚行行明確。
似乎去年那個連說話都不敢大聲的小姑娘,此時早已經脫胎換骨。
信自然是禹鼎的那封救援信,隨著一字字從蘇荷口中說出,大殿百官各個神情變化不斷,讓坐在上面的趙百川如同看了一場啞戲。
隨著最後一字落下,大殿安靜的可怕,除了那沉重的呼吸聲,再無其他聲響。
趙百川此時笑道:“怎麼,都睡著了嗎?各位不想說什麼嗎?”
趙百川打斷了大殿的寂靜,百官紛紛面面相覷,不知道該如何說才好,誰也不知道這新王的意思,要是說不好,不是拍在馬腿上了嗎?
這時,一位站在左側第二席位,歲數已然不小的大員開口道:“如果是外地來犯,夏王求援,大宋義不容辭,可是這浩然書院在大夏紮根千年,怕不是別有內情,微臣認為該先緩緩。”
“好,秋尚書說的不錯,還有其他人要說嗎?”
趙百川一聲好字,一片血花便自嘴角飛出,蘇荷趕忙自懷中掏出手絹,擦拭了一下趙百川嘴角。
大殿中對這些視若無睹,對於這動不動就咳血的王爺,誰不是早已經習以為常。
但是趙百川的話卻讓大殿中人紛紛活了起來,一位左側末席的中年男子走出高聲道:“秋尚書說的不錯,我大宋一直結識八方財,不應該此時貿然動武得罪人。”
“大宋本就是和氣生財,以和為貴方可壯大,此時大夏發生這事,正是我大宋發展的時機。”
“確實,剛剛過完新年,正是百廢待興的好日子,貿然動武對大宋可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