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萬分致歉,大錯特錯,戚繼光改為王守仁)
大西之主的隕落,本就頗受關注。
心蝶戰相的異變,更是引得無數人紛紛側目,包括高空激戰的大桓三帝、大明四帝等終極名將!
大明文成皇王守仁,精通道、佛、儒三道,自創陽明心學,在文壇有極大威望聲名,是難得的集立功、立德、立言於一身的大儒,有“完人”之稱。文路大成後,王守仁卻轉文入武,同樣展現出超強軍事能力,平孽藩,掃逋宼,鎮叛皇寧皇之亂),鎮壓一方,軍功赫赫,是著名且罕見的因軍功封爵的大文臣,從新建伯,到新建侯,直至如今的文成皇。
世稱王守仁為“完人”,並非沒有道理。是驚才絕豔且天賦異稟的天之驕子,文武雙全,且在文臣武將之路,都走到了巔峰、終點,這還不算完美之人嗎?
其凝聚的戰陣戰相,是罕見、特殊、神秘且絕美的心蝶戰相,以“心”為宗,以“心”馭物。
簡單直白點說,王守仁的手段是類似於念動力的心力,以“心力”改變物質,心有多大,力就多強,舞臺就有多大!
在某種程度上,心力可是比念力、神識、精神力等,更為高深玄妙!
……
“好!什麼十全大帝!陽明才是真正的十全完人,哈哈……”
心蝶戰相蚋變之際,完全壓著強敵打的明主朱元璋,尚有餘力地連聲讚道,聲傳沙場,最後化為迴盪慘烈戰場的大笑聲!
完人王守仁的突破,是意外,是驚喜,卻也是必然,畢竟他在文武之道,基本走到盡頭,難有能超越者!
更重要的是,王守仁的晉級突破!
大明仙庭是五域天下的五尊之一的至尊強國,但是,大明四帝可謂開國名將,後續名臣名將等沒有能匹敵者,這代表著大明仙庭似乎氣數已盡,後續無人!
如今,王守仁的突破,終於打破了這“謠言”!
要知道,王守仁可是大明新星,可謂新一代俊傑,這不是大明仙庭氣運正隆的最佳解釋嗎?否則也難出新的終極名將啊!
五域天下,天驕無數,俊傑如雲。但是,終極名將就那麼幾個,五尊七帝十二超級強國就不說了,也只有百皇強國排名前二十的強國才有。
萬古傳聞,事實推測。其他古國、古族、中小國度等,不是沒有天驕俊傑,而是相應勢力,沒有足夠氣運蘊養和滋生出一位終極名將。
“天命在明,本主敕令……文成皇文武兼備,智勇雙全,耿直忠義,功勳赫赫……封十全……陽明大帝,尊心祖……”
明主朱元璋並非離主武信,王守仁也不是地妖耶律休哥或銀龍趙雲、箭神黃忠等,兩國情況也不一樣!
時值慘烈血腥的超級戰場,明主依舊迫不及待地牽引大明氣運國力,當眾敕封,宣告天下!
有那麼點深怕別人不知道的意味在內!
當然,終極名將的誕生,特別還是新星的突破,確實也足以讓明主,乃至大明仙庭,狂喜難耐!
最後一點,別看如今大明仙庭和大清仙庭同屬於大爭聯盟,還剛剛正式結盟,立下盟約誓言。但是,兩國卻是千古世仇,連年戰爭不斷。特別是乾隆大帝的晉級,更讓大明仙庭,上至明主,下至黎民,是羨慕嫉妒恨加毀謗不已,因為乾隆大帝弘曆是大清嫡系兼新星,還臭不要臉地自稱“十全乾隆”。
明主及無數人,很期待,比起文武雙極的王守仁,弘曆還有臉自稱十全乾隆嗎?
本來明主朱元璋想敕令王守仁為十全大帝,不過,想想這封晧尊稱太大,王守仁不一定受得了、扛得住。而且如今和大清確實是盟友,還是改為了陽明大帝,但也加封了心祖之名。
“轟……”
“吾主聖明!”
“陽明大帝!”
“心祖!心祖!”
……
明主敕令迴音未落,大明聯軍氣勢澎湃,無數人興奮高呼,聲震天地。
那些失態高呼者,不只是中低層軍卒、強者、散修等,也包括了將領、名將,乃至終極名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