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承認,相對於高空作戰,地面作戰確實較能發揮出戰力,最明顯的兩點,一是無需額外耗費力量虛空懸浮;二是能把所受力量卸到大地。
優勢明顯之餘,弊端自然也很明顯。
首先便是殃及範圍較廣,基本是數十里範圍內人煙寂滅,甚至是寸草不生,這對於大規模戰場自然並不方便。
其次,立於大地,騰挪空間較小,包括且不限於追擊、遁逃、躲避等等。
而後,便是終極戰相的力量太強,足以崩天裂地。崩裂空間還好,天地自有恢復之力。但是,崩裂大地,包括山河建築等地形,就極難恢復了。
可以說,兩具終極戰場對戰起來,把一座繁華城池打成廢墟,完全不意外,屬於正常範圍!那代價可就有點大了!
所以,一般來說,終極戰相的對戰,彼此雙方都默契地選擇數千丈高空;精銳戰相則隸屬於百丈範疇的高度,名為半空。
……
“轟……”
一斧劈落,天王戰相緊隨落地,毫不停息地一斧橫劈,根本不多給霸主戰相喘息之機。
斧劍交擊,巨響震耳,餘波如浪。
巨闕神劍和黃鉞古斧的交擊,餘波是真正的刮地三尺,捲起漫天沙塵,碎石如箭,煙塵如浪。
值得一提的是,終極戰相所化超大版武器,只是注力凝形,因武器不同而呈現不同形態、擁有不同特性、各有不同功效等等。但是,本質還是戰陣之力,並非實質性武器。交擊而潰散時,便會化為爆散的元氣,因而餘波更強!
當然,恐怖力量的施展,本身也會捲動相應強度氣流,並不只是元氣變化而已!
“轟、轟……”
緊隨周主之天王戰相之後,清主之兩儀戰相和年羹堯之雙子戰相,也相續落地,勢若山嶽砸落,大地震顫。
兩儀戰相依舊是化為輪轉太極圖,死死困住霸主戰相,顯然還想著圍殺西楚霸主項羽。
雙子戰相的圍困能力相對較弱,則是分化出諸多黑或白為底的神魔戰相,四面八方揮劍斬向霸主戰相。
“紫雷鎮獄!”
“蒼天霸拳!”
霸主戰相氣勢爆發,無數紫雷縈繞周身,狀若雷衣、雷罩護住周身,同時一拳轟出,震盪空間,抵擋雙子之劍。
四具終極戰相,落地激戰,在敵我雙方億萬大軍之前,真正演繹了神魔降世的威勢,與及神魔大戰的恐怖!
天崩地裂,風暴末日!
一道道觸目驚心的大地裂縫浮現,蔓延向“四終大戰”的四面八方,狀若蜘蛛網蔓延,給人種大地即將崩塌的末日驚恐。
與此同時,這“四終大戰”的百里範圍,也成了雙方浩瀚大軍激戰的緩衝帶、隔離帶,倒也是一定程度上,壓制了任何一方大軍勝出的優勢。
這也是之前金主完顏阿骨打,想達到的目的。
可惜,金主完顏阿骨打併非西楚霸主,大離五大終極戰相也不是大清聯軍三相,金猿戰相沒堅持多久就被打爆了。否則終極戰相落地激戰起來,確實能形成極廣“隔離帶”。肯定無法全部隔離,確實也能“掩護”一片,使得一部分大軍得以相對安全地撤離!
……
霸主、周主、清主等四具終極戰相大戰之際,西楚聯軍的龍且、英布和有琴海臺,也在互相依靠著,迎戰多爾袞、達信、乾隆、金主、臥虎等五位終極名將的圍攻。
同層次存在,差距不會太懸殊,數量優勢頓時就凸顯出來了。
不管是霸主,還是龍且等三相,都處於被圍攻的岌岌可危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