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天都,東北區域,毓德城,原郡丞武華之武府。
覆滅鄭府後,武龍、羅士信、李世民等人,還是返回了武府。
武府原本只是郡丞武華所住,府邸並不大,只能容納一兩千人。所以大半銀甲武衛和李唐鐵騎,還是待在鄭府,順便看守鄭府俘虜。
此外,由越王楊侗做主,已經把鄭府賞賜給了武國公武信,算是武國公在東都洛陽的一個巨大駐地,讓銀甲武衛可以不用去駐紮在軍營。
武信和弘伯一返回,章青便彙報了鄭府所得。因為武信不在,鄭府利益也就沒瓜分,都在銀甲武衛手中。
銀甲武衛陣亡四百五十四人,李唐鐵騎陣亡九百三十一人,這是覆滅鄭氏的代價。
擊殺鄭氏煉神老祖十四人,煉氣境三千五百餘人,煉體境及族人侍從等,約一萬七千餘人。俘虜煉氣境約一千四百餘人,煉體境及族人約五萬八千餘人。
繳獲糧食七百五十四萬石,古畫陶瓷、金銀珠寶等三百餘車,各種武器約八萬餘件,盔甲一千兩百餘件,功法六萬餘部,現金約四千五百餘萬金幣,山莊、客棧、酒樓、商鋪等兩百餘家,農田地契合約四萬餘畝……
有了武陽郡的多次經驗,此次章青等三位煉心文修,輕車熟路。再加上竇氏、長孫無垢、韋珪等文修的輔助,效率很高。
外面傳言,是滅了鄭氏,其實沒有。
大半鄭氏族人,只是被俘虜了,被滅絕的是鄭氏高層和強者。
不是銀甲武衛仁慈心軟,這裡畢竟是東都洛陽,無數勢力在看著,又反軍將至。和武陽不同,不能興起太大血腥!
一個天都頂尖豪門的資產,數不勝數,武信並未一一檢視,只對最頂尖、最具價值者有興趣。
洛陽鄭氏的傳承之寶,是一個巴掌大,殘破古樸,非金非木非石的牌子,大概只有七成,被稱之為……御火神令。
這御火神令。就是洛陽鄭氏意圖脫離總族滎陽鄭氏管制的最大依仗。
≮stye_txt;因為有了自己的傳承,就有了傳承之本、傳世之資、立足之能。
立足世間的真正家族,必有其獨特傳承,否則只是無根浮萍,就是夢幻泡影,也不會被天下人承認。
鎮族寶典就兩部:《南離御火真經》,《大日法典》。
前一部沿自御火傳承的文字版,文武都能修;後一部是價值連城的罕見文修寶典。
天級寶典十九部,分別是:《九焰焚天功》。《金烏秘典》,《離火天瞳訣》,《南明離火護體神功》,《九焰歸元典》。《焚天極火經》等等,大半和火有關,是洛陽鄭氏費盡心思收集而來。
神兵級別寶物,就三件:南明天刀。八龍神火棍,烈焰青鋒劍,也跟火有關。
這就是權勢和領袖的優勢。
若非武信走上爭霸之路。手握兵權,位及國公。光靠個人努力,想得到一部天級寶典或一件神兵,都難如登天。
此次所得天級寶典,隨便扔本到江湖上,都會掀起很長時間的腥風血雨,會有無數人不惜代價地捨命奪取,連超級勢力也會參與。
可以說,如今武信的底蘊和財富,早就遠遠超過古族武氏了!
如今武信看的是大勢,而非某物、某點。功法神兵、丹藥寶物等,武信根本不缺,也不必為這個費心費力。
“留下御火神令和神兵,其餘功法抄錄一份。”
大概瞭解後,武信便當眾說道,又看向竇氏問道:
“此次戰利品,我方和李唐,瓜分一成。其餘九成,會分配給東都各個勢力,用來鼓勵和誘惑他們協助守城!李老夫人以為如何?”
竇氏很配合地微笑應道:“武國公清廉睿智,老身佩服,就按武國公的意思,李唐沒意見!”
李湛、李世民等李唐之人,心思各異,倒沒出聲。
表面上,此次李唐隊伍的最高負責人,是李湛。武國公問的卻是竇氏。李唐可不是女權家族啊!
“那就處理下。此外,明晚設宴,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