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等正在商議,反軍將至,形勢危急。~,需要一人執掌大局,也就是東都留守,不知武國公覺得什麼人最合適呢?”
留守,是文武聖帝楊廣自創的名號,每次楊廣出巡或出征,會讓大臣輔佐太子或親王留守都城或重要軍事地點,這大臣就叫留守。
原本只是臨時性稱呼,綜理軍﹑政﹑民﹑財等事,權力極大。漸漸成為一種官名、官職,也是種最高榮譽。
“哦?東都留守……”
武信故作疑惑好奇呢喃道,隨即身軀一挺,環視在場眾人,理所當然朗聲道:
“東都留守,除了本公,還有誰有資格擔任?!”
遼闊大殿,略帶粗獷的聲音,縈繞不絕。還有信心十足,自信到近乎狂妄的語氣姿態。
“呃……”
故作討教之態的越王楊侗,神情一僵,一時張嘴無言,心中暗自嘀咕:
“不該這樣啊!應該是武國公謙遜一番,或者推薦幾個人,然後……自己慧眼識英才,推薦武國公,讓他感恩戴德……”
“武國公這麼說,自己還怎麼接下去?直接贊成,會不會有失威嚴呢?”
小楊侗心中糾結了,諸位老師、先生,不是這麼教導的啊!
便是樊子蓋、楊汪、獨孤禪、本覺禪師等在場眾人,也是神情古怪看向武信,有點瞠目結舌。
見過臉皮厚之人,沒見過這麼不要臉之人!
見過狂妄自大的人,沒見過這麼自戀之人!
雖然以武國公的身份、地位、威名,以及諸多戰績、事蹟等等,確實是如今東都留守的最佳人選,卻也不能這麼說吧?這讓其他人情何以堪?!還怎麼開心地同朝為臣了?
“哈哈……武國公果然是快人快語!老夫贊成!”
樊子蓋大笑數聲,緩解尷尬氛圍,朗聲說道。
武信精神大振,友善看著樊子蓋應道:“尚書大人英明!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如今國難當頭。我等身為大隋臣子,自當迎難而上,勇挑重擔,並非謙遜客套。低調藏拙的時候!”
“哈哈……武國公高才,文武雙傑啊!”
樊子蓋臉部微抽,卻是豪爽大笑,頗為欣慰,還有點疼惜寵溺。
在老人看來。武國公這是年少氣盛。少年得意而身居高位,難免如此,可以理解!最重要的是,本質是忠誠為國,足夠了,自然深受樊子蓋等忠隋老臣“疼愛”!
要是武國公小小年紀,表現得老謀深算,穩重謹慎,隱忍如狐,反倒更需要提防!
“阿彌陀佛!武國公確實是忠君體國。老衲代表白馬寺,贊成武國公擔任東都留守之位!”
本覺禪師雙手合十附和道,並善意朝武信點了點頭。
武信毫無自覺欣喜應道:“白馬寺乃東都第一寺、第一勢力,更是佛門領袖,乃至天下最強勢力,還要禪師多多關照才是!只要白馬寺願意輔佐,東都無憂矣,本公絕不會虧待白馬寺,禪師放心!”
“阿彌陀佛!國公謬讚,愧不敢當!身為臣子。理所應當。”本覺禪師應道。
楊汪、樊子蓋等人面面相覷,武信還沒當上東都留守呢,就以留守自居了?
不過,武信所說也是事實。如果白馬寺真的誠心相助,守住東都的可能性確實會大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