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除朱肇輝自己,所有人都認為蒸汽車的試車相當成功。
但有件事卻是所有人都不得不承認的,那就是蒸汽車在各方各面,都還需要大改。
雖說在心底,別說是對於蒸汽車,便是直接將蒸汽車改為汽油車柴油車,朱肇輝都心裡有數。
若由他來領銜進行蒸汽車的改造工作,絕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但事實卻是在除了必要的指點方面,對於蒸汽車的改造,朱肇輝卻擅少參與。
之所以如此,自然是因為周忱以及那幫御匠梓人。
雖說有限於傳統文化的思維習慣,要讓他們進行開拓創新,或許有點困難。
可要僅僅是完成將半成品到成品的轉換,這幫御匠梓人的行動力,卻可謂高的嚇人。
往往僅需要一天一夜的時間,他們便將蒸汽機的各個部件重鑄一遍,然後不斷研究,發現缺點,改進,然後再進行重鑄,重新研究,發現缺點……
在這種情況下,朱肇輝自然樂得放肆的使喚免費的勞動力。
只有在一群人真遇到的問題的時候,他才會出面幫忙講解,然後讓這幫御匠,梓人繼續動手。
方便他們在親自動手的過程中,加深對自己所言的如動力,機械傳動效能方面知識的理解和吸收。
時間進入七月。
烈日炎炎,天乾物燥。
船山之下那些缺乏澆灌的秧苗,也都顯得萎靡不振。
要往年遇到這種情況,百姓們唯一能做的,就是求神拜佛,祈禱天降甘霖。
否則的話,長期的乾旱,怕是難免影響收成。
但今年卻不同。
畢竟築壩蓄庫之役雖只近尾聲,還尚未結束。
但因為之前幾月雨水充沛,亂石凹水庫內已經積蓄了過半的雨水。
也是因此,即便天乾物燥,在庫區範圍內的船山百姓們卻一點都不著急,只是加班加點,修築水渠。
因為他們知道,只要水渠修好,就可以向魯王朱肇輝,知縣許思請命開閘放水,以解乾涸。
這種情況,許思自然也都看在眼裡。
一方面下令讓役夫們加緊工期,儘快完成大壩的收尾工作。
一方面也找到朱肇輝,準備聯名上奏,挑選黃道吉日宣佈亂石凹之役完成,開閘放水,以彰浩蕩皇恩。
對這事,朱肇輝自然不會有任何意見。
甚至在他看來,無論什麼黃道吉日浩蕩皇恩,那都比不過及時讓乾涸的秧苗受到清泉的澆灌。
所以只要需要,隨時都可以開閘放水。
壓根就沒必要玩這種虛頭巴腦的把戲。
不過許思一再堅持,朱肇輝也沒辦法,只能囑咐許思在上奏之時,能儘量將黃道吉日的時期提前一些,以免澆灌不夠及時,影響了老百姓的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