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
王學霸動動嘴皮,好想吃啊。
吃完點心,徐員外繼續給小太子講課。
今日,琉球使臣進京。
倒給徐穆提了個醒兒。
被關在監獄的番商、海盜還沒榨幹呢。
但
貿然提往幾個番國回訪,只怕朝堂留心。
徐穆先給朱厚照遞條梯。
從漢武帝的顧命大臣金日磾到再造唐室的李光弼,再到太宗三寶太監出海。
重點提及唐軍雄渾,廣納百族之長。突厥,契丹,高麗……
當時長安街頭巷尾的胡姬、故館……
番國之人莫不以在唐居住為傲,在唐為官為耀。
漢唐湧現出眾多來自異族的名將,名臣。
那麼問題來了,但凡千古聖君,都會任用番邦之人,放眼海外,這是為什麼?
為什麼?
眼睛發亮的不只朱厚照,連王學霸也是興致勃勃。
自己苦讀詩書,卻從未想到這個問題。
徐員外整肅表情,因為番邦之人,受他國教化,思想與我中原不同。
他們有獨特的本領,獨特的思想。
比如古代匈奴人、契丹人均善騎射。
番國也有獨特的珍貴物品。說到這裡,徐穆不免有兩分緊張。
轉了那麼多圈,這才是重頭戲。
就如漢朝時番國大宛的汗血寶馬,漢武帝費盡心思,不惜以戰爭相挾,換來大宛的良種馬,以提升漢朝騎兵戰力。而此後,騎兵的戰力果然大增。
為日後大敗匈奴,打下堅實基礎。
提到番邦物品,朱厚照不由想到了“黃金為頂”的典故。
王學霸舉一反三,中原文化本就是吸收百家之長,這才數百年不衰,哪怕五族亂華,也沒能動得了漢家根基。
徐員外此言有理。
文華殿外,被奶孃抱在懷裡的二皇子聽著裡面鏗鏘有力的清朗聲音,眼中閃過驕傲。
這人,倒有些見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