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著從暗格中取出三份茶樣,拖出一張小桌,恭敬問道:“大人莫怪,此番我家老爺出門在外,只帶了這三份,雨前龍井,六安瓜片,黃山毛峰,不知大人偏愛哪一樣?”
陽江縣令看著案上雪白瓷碗上散發著清香的茶樣,心中無限蒼涼。
同為七品,自己簡直是豬過的日子。
“就六安瓜片吧。”
“是。”
徐光將另外兩樣茶樣放入暗格,在窗前敲了敲,立時又上來一個眉目清秀的小廝給陽江縣令撣塵。
喝著甘甜的茶水,吃著精心雕成桃花樣,入口即化,口齒留香的糕點,陽江縣令忽然埋怨起年輕時的自己,若是肯再用心兩分,留官京中,何至於現在在這窮鄉僻壤過起“赤貧”的日子。
自己雖是掌政一方,比起京官少些桎梏,但到底也是每天轉得像個棒槌,吃穿用度哪樣都比不上人。
正是自怨自艾,忽然眼前數道金光閃過,陽江縣令下意識地閉上眼睛。
一旁侍奉的徐光徐明立即將車簾拉緊,歉聲道:“日光灼人,讓大人受罪了。”
“無妨無妨。”
陽江縣令知此時不過辰時,日頭再高,也不至如此灼人。
望著眼前的桌案,陽江縣令沉吟片刻。
“將車簾拉開。”
徐明一愣,轉頭見徐光一個勁兒擠眼,連忙將右側車簾拉開。
果然。
陽江縣令撫摸著桌案上細膩的紋理,見其上金絲閃爍,光亮璀璨,真真是華美異常。
凝神嗅之,不由慨嘆,“如此珍寶,今日有幸,得以一見。”
徐光徐明對視片刻,皆低下頭去。
吃飽喝足,陽江縣令騎馬趕至東平港口。
看見馮遠,薛楷正圍著一寶藍錦袍之人敘話,連忙上前見禮。
得知對方正是適才馬車的主人翰林院編修徐穆,陽江縣令面色古怪。
一校尉上前,見禮眾人,道:“徐大人,又上來一批寶物,陽江縣典史正等著您呢。”
“好。”
“我等也去看看。”
幾人來到岸邊,二十餘士兵緊緊繞成一圈,但四周百姓們依舊熙熙攘攘地圍著,不肯離去。
陽江縣典史見到徐穆,頓時像來了救命稻草,“大人,您快來。”
幾塊粗布上,為防止日光灼人,損傷了寶貝,幾名士兵將衣裳脫下,赤膊著上半身,給地下這些寶貝擋擋日光。
“匣子都送來了麼?”
身材矮小的陽江縣丞拼命擠進來,“大人,跟附近鄉民借來了一些箱籠。您看成麼?”
民生困苦,滿縣除了三兩大戶,竟連密封的匣子都沒有。
瓷器便罷,用幹淨的水清洗一下,直接放在船上便可。
可一些精美的女子首飾,一旦見光,成色便會大減。
對於考古出身的徐穆來說,這簡直就是逼人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