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見對方傷感不已,徐穆也不好多說,唏噓之後,便沒有多問。
送走田代光,望著漂浮在碗中的隱約倒影,徐穆心中隱隱有些氣悶。
此身年方十三,尚未弱冠,縱然有半個國舅的名分,官位卻是難以短時間攀升。翰林按例,除非帝王提拔,多是要等九年任期滿後,才會升職。
內閣三閣老,除劉健適逢英宗與憲宗政權交接,五年便升修撰外,均是九年期滿升職。
加之此身年歲太輕,若是接連升職,哪怕挑不出差錯,也會惹朝堂不滿。
人微言輕,竟只有往寺廟求佛的份!
回家路上,眼見長街上忽然熱鬧起來,徐穆很是奇怪。
尋上一茶鋪,點上春餅,長春面,喚來送茶的夥計,問道:“小哥,日間城內還少有人煙,怎麼現在就這番熱鬧?”
“嗨!客官不知?皇太子病情轉好,城門已貼告示,四門開放,以示同慶。”
“果真?”
待夥計送來面點,桌上只剩幾枚孤零零的銅錢,再無人影。
一路奔回家中,回到臥室,徐穆粗聲道:“不知趙總旗,張總旗可在?徐某有要事相商。”
未幾,一人閃出。
徐穆凝神一看,是張載。
張載一貫面無表情,徐穆滿肚子打好的腹稿也有些難說出口。
“徐編修有何事?”
徐穆遲疑片刻,還是抱著希望問道:“聽聞太子殿下病情轉好?”
“正是。”
“具體,大約還需多長時間病癒?”
“不知。”
“是不能告知,還是不知?”
張載微頓,“不知。”
“那在下想請張總旗送書信一封,遞交牟指揮使,不知可行?”
張載眼神微變。
旋即無波,“可。”
“有勞。”
待徐穆書寫完畢,張載攜信前往北鎮撫司。
路上,到底不放心。
拆開信件。
眼見末尾那一排明晃晃的“徐某為皇後義弟,夙夜憂心皇後娘娘及太子殿下安危,萬望牟指揮使念及舅甥情重,將太子殿下如今的病況告知張總旗,穆不勝感激。有張總旗與趙總旗在,穆絕不會對任何人吐露半字,萬望指揮使成全”的字樣,終於忍不住,嘴角抽搐。
這位徐編修絕對堪稱國朝開立以來,膽大的第一人!明知家有錦衣衛,居然以此來“證明”自己絕不會洩露情報。更有甚者,在無法獲知訊息的情況下,居然直接給堂堂錦衣衛指揮使遞信詢問!!
真真是喪心病狂,令人發指!
如果自己真將這封書信遞上去,不知會不會在指揮暴怒之下,脫一層皮!
思來想去,張大總旗表示:未免誤傷,自己還是找個相熟的兄弟問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