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原立即表示願意協助:”我的金元素能力可以幫助穩定水流結構。”
李明和藤原來到水邊,開始協調各自的源力。李明調動水元素能力,慢慢地將水分開,形成一條中空通道;同時,藤原用金元素源力在通道周圍創造一個堅固的框架結構,防止水流回灌。
這是一項極具挑戰性的任務,兩人都需要高度集中精力。隊員們抓住機會,迅速透過臨時形成的乾燥通道。但當最後幾人即將透過時,李明突然感到一陣嚴重的源力干擾。
“有人在干擾我的控制,”他緊張地說,汗水從額頭滴落,”通道變得不穩定了!”
“快速透過!”林雪大喊,催促最後幾名隊員。
就在最後一人剛剛透過,整個水流結構猛地崩潰,水流轟然回落,徹底封閉了後方的通道。
“那不是自然失控,”藤原喘息著說,顯然也耗費了大量體力,”有人刻意破壞了我們的源力結構。”
“混元派,”李明確認,”他們追上來了,而且實力不容小覷。”
至少水障現在成了暫時的保護,阻止追蹤者輕易跟上。隊伍趁機繼續向前,儘可能拉開距離。
接下來的行程相對順利,隧道逐漸開始上升,空氣也變得更加清新。根據金之鑰的地圖,他們現在位於日本西部海岸線下方,距離出雲地區只有不到一天的路程。
傍晚,隊伍在另一個小型休息站紮營。這個站點比燈火鎮小得多,但設施儲存得更好,包括幾個還能使用的睡眠艙和一個小型醫療室。
“這些設施的設計非常超前,”王教授評論道,檢查著醫療室內的一個古老裝置,”即使按現代標準看也很先進。”
李明利用休息時間繼續研究木元素地圖,同時在冥想中嘗試感知遠處的木元素氣息。隨著他們接近目標,他能感受到一種柔和而充滿生機的能量,與他熟悉的水元素截然不同,但同樣深厚而強大。
夜深時分,一名守望者報告說探測到隧道深處有聲音。所有人立即警覺起來,準備可能的衝突。李明和幾名守夜人特工前往聲源方向偵查。
在隧道的一個轉角處,他們發現了一個重傷的男子,穿著類似考古學家的裝備,但已經破損不堪。男子看起來三十歲左右,亞洲面孔,手臂上有明顯的灼傷痕跡。
“救...救救我,”男子用日語虛弱地請求。
李明和特工們將他帶回營地,交給醫療人員處理。初步檢查顯示,他遭受了嚴重的源力燒傷,這種傷勢通常是失控的源力實驗造成的。
當男子稍微穩定後,藤原開始用日語詢問他的身份和來歷。男子斷斷續續地回答,林雪為不懂日語的隊員翻譯。
“他說他叫田中啟介,曾是東京大學的考古學助理,”林雪翻譯道,”六個月前被一個名為'新元素研究會'的組織招募,研究古代能量技術。他們發現了這些隧道的存在,並組成探險隊尋找所謂的'元素融合點'。”
“混元派的掩飾名稱,”藤原低聲解釋。
田中繼續講述,他的團隊由七人組成,在隧道網路中探索了近一個月。三天前,他們在一個類似神殿的地方發現了一個古老裝置,領隊決定啟用它。但啟用過程出現問題,引發了嚴重的能量紊亂,裝置爆炸,造成多人受傷。
“他說剩下的團隊成員決定繼續前進,尋找'綠色殿堂',”林雪總結道,”但他傷勢太重,被留下自行返回地面。他在隧道中迷路幾天,直到遇到我們。”
“綠色殿堂——木之殿堂,”李明理解了,”他們確實與我們有相同的目標。”
藤原繼續詢問混元派的具體目的。田中承認,組織領導者相信透過融合七種元素能量,可以創造出超越自然限制的新能量形式,實現”超越式進化”。他們尋找殿堂和鑰匙,是為了收集純淨的元素樣本進行實驗。
“典型的混元派思維,”藤原搖頭,”無視元素平衡的重要性,追求力量而忽視後果。”
田中最後提供了一條關鍵資訊——他的團隊計劃在明天傍晚到達出雲地區的神社,那裡據信是木之殿堂的入口。
“我們必須搶在他們之前到達,”李明決定,”如果他們找到木之鑰並嘗試用不當方式啟用它,可能導致像水之殿堂守護者警告的那種災難。”
藤原同意這一判斷:”我們需要取消剩餘的休息時間,立即繼續前進。”
經過短暫討論,團隊決定派兩名陰陽廳成員護送受傷的田中返回地面,其餘人則連夜趕路,爭取明天中午前到達目的地。
收拾完裝備,隊伍再次啟程。隧道開始變得更加寬敞,牆壁上也出現了新的裝飾元素——藤蔓和樹木的圖案,暗示他們已接近木元素的領域。
李明走在前列,手持金之鑰和地圖,感受著前方越來越強烈的木元素波動。他知道,這場與混元派的競賽已經進入最後階段,誰先找到木之鑰,誰就掌握了下一步行動的主動權。
而在更深的層面上,李明意識到這不僅是一場尋找鑰匙的競賽,更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源力理念的對決——守夜人和陰陽廳代表的平衡與秩序,對抗混元派追求的融合與突破。
隨著隊伍繼續深入隧道網路,前方的未知挑戰和危險等待著他們,而木之殿堂的秘密也即將揭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