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關西國際機場,傍晚時分。李明一行五人走出海關通道,立即注意到等候區域裡一個身著深藍色正裝、舉著寫有”北京大學考古交流團”牌子的年輕女子。
”您好,歡迎來到日本。我是川島明日香,陰陽廳國際聯絡部助理,”女子用流利但略帶口音的中文打招呼,”藤原部長派我來迎接各位。”
林雪上前與她握手:”謝謝接待,我是林雪,這是王教授、李明以及我們的兩位研究助手。”
”久仰大名,林女士,王教授,”川島明日香禮貌地點頭,然後她的目光停留在李明身上,眼中閃過一絲審視,”尤其是李先生,您在源力研究領域的'特殊貢獻'我們有所耳聞。”
她使用”特殊貢獻”這個詞時微妙的語調變化沒有逃過李明的注意。顯然,陰陽廳對他的瞭解超出了官方介紹。
”我只是個初學者,還在向前輩們學習,”李明謙虛地回應,同時悄悄感受著周圍的源力環境。
日本的源力氛圍與中國明顯不同。如果說中國的源力如同深厚綿長的大河,那麼日本的源力則更像是緊密盤繞的細流,更加集中而尖銳。這種差異不僅反映在自然環境中,也體現在人為構建的源力結構上。
”我們已經為各位安排了住宿,”川島帶領他們走向一輛黑色商務車,”明天上午會有正式會面,今晚請先休息調整時差。”
車輛駛入京都城區,古老的神社和現代建築並存,展現出這座城市獨特的魅力。李明透過車窗觀察,注意到城市中隱藏著數個微妙的源力節點,形成一個精密的網路。
”日本的源力結構非常特別,”王教授低聲對李明說,”他們幾個世紀以來一直在修建特殊的神社和寺廟,實際上是在構建一個巨大的源力陣法,覆蓋整個島國。”
”為什麼要這樣做?”李明好奇地問。
”防禦和平衡,”林雪插話,”日本位於環太平洋火山帶上,地質活動頻繁。這個源力網路一方面穩定地質能量,另一方面也形成了一種屏障,使外部源力難以滲透。”
這解釋了李明為何感覺本地源力如此封閉而自成體系。如果金之殿堂確實位於日本,那麼這個源力網路可能既是保護也是阻礙。
車輛停在一家傳統日式旅館前。這是一處低調但精緻的建築,庭院中的石燈和小溪展現出典型的日本美學。
”藤原部長特意為您們選擇了這家旅館,”川島解釋道,”它建在一個小型源力節點上,可能會讓您們更加舒適。明天上午九點,我會來接您們前往陰陽廳本部。”
安頓下來後,團隊在一個私密的房間召開了簡短會議。
”我能感覺到他們在觀察我們,”李明說,”特別是對我特別感興趣。”
”陰陽廳的情報網路非常高效,”林雪點頭,”他們可能已經知道我們在西安和阿曼的行動,只是不確定具體細節。”
”我提議我們採取坦誠但保留的策略,”王教授建議,”分享關於殿堂研究的一般資訊,但暫時不提七把鑰匙的完整計劃。觀察他們的反應,評估合作的可能性。”
”關鍵是要確定金之殿堂的位置,”李明補充,”玉佩的反應顯示它就在京都附近,可能隱藏在某個古老的神社或寺廟下方。”
會議結束後,李明獨自一人在庭院中冥想,嘗試與玉佩和土之鑰建立更深的連線。在這個陌生的源力環境中,他感到某種微妙的阻力,但也有一種奇特的共振,特別是當他嘗試呼叫玉佩中新出現的金元素特性時。
夜深時,一個意外的發現打斷了他的冥想——玉佩指向的方向並非陰陽廳總部所在的京都市區,而是東北方向的某個地點,大約50公里外的山區。
次日早晨,團隊乘車前往陰陽廳總部。這是一座表面上看起來平凡的政府辦公樓,但李明能感受到建築內部複雜的源力佈局,形成了一個幾乎無懈可擊的防護屏障。
在會議室裡,他們見到了藤原健一,陰陽廳源力研究部的部長,一位六十多歲、鬢角斑白但精神矍鑠的男性。讓李明驚訝的是,藤原的身上明顯帶有金元素親和力的特徵,雖然不像李明對水元素那樣強烈,但也相當顯著。
”歡迎各位來到京都,”藤原用標準的英語開口,然後切換到流利的中文,”特別是李明先生,水元素的新晉引導者。”
初步寒暄後,藤原直接切入主題:”根據我們的瞭解,您們已經訪問了兩處姆大陸遺蹟,分別在西安和阿曼。現在您們來到日本,我猜想是有特定的研究目標?”
王教授謹慎地回應:”我們正在研究姆大陸文明的元素殿堂網路。根據歷史記載和我們的發現,日本可能是重要的一環。”
藤原臉上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元素殿堂網路...有趣的稱呼。在我們的傳統中,這些場所被稱為'八咫鏡所在',指的是蘊含古代力量的神聖空間。”
他走向會議室一側的螢幕,調出一張日本地圖,上面標記著數十個點。
”這些是我們已知的源力節點,大部分被神社和寺廟所保護。但有一個特別的地點引起了我們的注意。”
他放大地圖的一部分,指向一個位於京都東北方向的山區。這正是李明昨晚感應到玉佩指向的方向。
”比叡山附近的一處古老遺蹟,”藤原繼續道,”當地傳說那裡曾是'金烏天狗'的領地。我們的探測顯示那裡有極其強烈的金元素波動,但奇怪的是,似乎有某種屏障阻止我們進入核心區域。”
”您是否認為那裡可能是...金之殿堂?”李明小心地使用了這個術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