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夜人北京總部的情報中心裡,一場緊急會議正在進行。李明、林雪和王教授剛從尼泊爾返回,立即被要求彙報土之殿堂的發現。會議室內坐滿了高階官員,氣氛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緊張。
”根據你們的報告,”陳宇老大開門見山,”我們不僅發現了第三把鑰匙,還確認了'七元素平衡理論'和'混元派'的存在。這些資訊改變了我們對整個局勢的認識。”
牆上的大螢幕顯示著從土之鑰和玉佩中提取的資訊重建的地圖,標記著七大殿堂的位置:水之殿堂在中國西安,火之殿堂在阿曼北部,土之殿堂在尼泊爾喜馬拉雅山脈,金之殿堂在日本。另外三個點——木、風、空元素殿堂——分別位於南美洲亞馬遜地區、北歐挪威和非洲撒哈拉沙漠南緣。
”這個分佈模式遵循古代地理觀念中的'七元素環'理論,”王教授解釋,”每個殿堂的位置都與當地地理和文化特徵有著深刻聯絡。”
”更重要的是,”林雪補充,”根據土之殿堂守護者的警告,隨著我們收集更多鑰匙,其他勢力也會加緊行動。我們已經確認灰燼議會正積極尋找剩餘殿堂,而這個神秘的'混元派'可能比我們想象的更加危險。”
陳宇老大轉向李明:”作為水元素引導者和三把鑰匙的持有者,你對下一步有什麼看法?”
李明深思片刻:”根據地圖和守護者的建議,我們應該前往日本尋找金之殿堂。而且我認為我們需要加快速度——每次找到一把新鑰,玉佩就會進化,為我們提供更多資訊。只有集齊全部七把鑰匙,才能看清整個局勢。”
”關於日本行動,有一個複雜因素,”情報主管插話,”日本的'陰陽廳'一直在研究自己國內的源力異常,他們可能已經發現了金之殿堂的線索。與中東行動不同,這次我們將在他們的地盤上行動。”
這確實是個難題。與大多數國際源力組織不同,陰陽廳歷史悠久,與日本政府關係密切,在本國領土上擁有絕對權威。
”我們有兩個選擇,”林雪分析道,”一是正式接觸陰陽廳,尋求合作;二是秘密行動,避開他們的監控。兩種方式各有利弊。”
會議室裡展開了激烈的討論。一些人支援合作,認為這樣可以獲取當地知識和支援;另一些人則擔心陰陽廳可能不會分享金之鑰,甚至可能阻撓行動。
最終,陳宇老大做出決定:”我們將採取折中方案。正式通知陰陽廳我們的研究興趣,但不透露關於七大鑰匙的全部資訊。同時,做好獨立行動的準備。李明、林雪和王教授將作為學術代表團前往日本,表面上是進行文化交流和源力研究。”
計劃很快確定下來。李明將帶著玉佩和土之鑰(偽裝成研究樣本,前往日本京都——陰陽廳的總部所在地。守夜人會安排必要的掩護和後援。
會議結束後,李明來到實驗室檢查玉佩和土之鑰的狀態。兩件物品仍然保持著微妙的能量交流,玉佩上新出現的金元素紋路更加清晰了。
”這種演變速度比我預期的快,”王教授觀察道,”彷彿鑰匙們之間有某種渴望重聚的意識。”
”有趣的是,”李明思考著,”每次我使用玉佩時,感覺它變得更加...親近,更容易配合我的意圖。就像我們在建立某種聯絡。”
”這與古代文獻中描述的'印記認主'現象一致,”王教授解釋,”這些源力物品不僅僅是工具,更像是有自己意志的夥伴。隨著使用,它們會越來越適應持有者的能量特徵。”
”那土之鑰呢?”李明看向那個土黃色圓盤,”我感覺與它的連線沒有那麼強烈。”
”可能因為你的主要親和力在水元素。但隨著你收集更多鑰匙,這種綜合能力應該會增強。”
三天的緊張準備後,出發日期確定了。雖然表面上是學術訪問,但團隊進行了全面的戰術準備,包括應對可能的敵對行動和緊急撤離計劃。
出發前一晚,李明在訓練室進行最後的實戰演練。自從獲得土之鑰後,他發現自己能夠在有限程度上調動土元素能力,與原本的水元素能力形成互補。在林雪的指導下,他嘗試不同元素能力的協調使用。
”混合元素需要更精細的控制,”林雪解釋,”不是簡單地將兩種力量疊加,而是找到它們之間的平衡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