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泊爾,一個被喜馬拉雅山脈環抱的神秘國度。守夜人探險隊抵達首都加德滿都後,立即前往位於城市邊緣的一處隱秘基地。這是守夜人與尼泊爾當地一個名為”雪蓮守護者”的古老組織共同維護的場所,專門用於深淵相關的秘密行動。
”雪蓮守護者的歷史可以追溯到七世紀,”王教授在簡報會上解釋,”他們是藏傳佛教的一個隱秘分支,世代守護著喜馬拉雅山脈中的特殊地點和知識。我們與他們的合作由來已久。”
會議室中央是一個大型全息地形圖,顯示著他們的目標區域——位於尼泊爾與中國西藏邊境的一片荒涼山區,平均海拔超過5000米。
”根據玉佩提供的地圖,土之殿堂位於這個區域,”林雪指向地圖上的一處山谷,”傳統上被稱為'沉眠谷',當地牧民相信那裡居住著山神,一般不會接近。”
一位身穿傳統尼泊爾服飾的老者走上前來,自我介紹為雪蓮守護者的長老丹增。
”那個山谷在我們的秘傳中有特殊地位,”丹增用流利的中文說道,”傳說那裡是'地心之門',通往地下王國的入口。幾個世紀以來,只有極少數修行者被允許接近,而且大多數人從未返回。”
”有任何關於入口具體位置的線索嗎?”李明問道。
丹增搖頭:”具體位置一直是秘密。但我們的傳說提到一個'土黃龍門',只有在特定的源力波動下才會顯現。”
”這與玉佩顯示的影象一致,”李明取出玉佩,小心地放在桌上,”我們相信,玉佩可以指引我們找到入口。”
老者凝視著玉佩,眼中閃過一絲驚訝:”這是...水王的印記。如此純淨的源力波動,我一生中只在古籍描述中見過。你們確實找到了七鑰之一。”
這個確認讓所有人都感到興奮。如果雪蓮守護者的傳說中也提到了七把鑰匙,那麼他們的猜測很可能是正確的。
丹增繼續道:”根據我們的記載,土之殿堂由'黃袍衛士'守護,他們是土元素的引導者,有著堅如磐石的意志和改變地形的能力。如果土之鑰還在殿堂中,它很可能由這些守護者看管。”
計劃很快確定:次日黎明出發,乘直升機前往最接近沉眠谷的可降落點,然後徒步前進。丹增會派遣兩名雪蓮守護者嚮導同行,他們熟悉當地地形和可能的危險。
當夜,李明在臨時住所與玉佩進行最後的冥想。這次,地圖更加清晰,不僅顯示了通往殿堂的路徑,還有沿途可能遇到的障礙和源力節點。更重要的是,他再次看到了那個模糊的身影,似乎在等待著他的到來。
”無論你是誰,”李明在精神中承諾,”我會找到你,也會找到土之鑰。”
黎明時分,探險隊啟程。直升機在雲層中穿行,將他們送入喜馬拉雅山脈的懷抱。下方的風景令人驚歎——巍峨的雪峰,深邃的峽谷,以及偶爾可見的高山湖泊,宛如散落的藍寶石。
兩個小時後,他們到達降落點,一個位於海拔4500米的小型高山牧場。從這裡開始,將是徒步前進,預計需要一整天才能到達沉眠谷的邊緣。
”氣溫會急劇下降,”尼泊爾嚮導桑傑提醒道,”晚上可能降至零下二十度。源力服會提供基本保護,但仍需注意保暖。”
隊伍開始沿著古老的羊腸小道前進。每個人都配備了輕量化的高山裝備,以及守夜人特製的源力裝置。李明帶著玉佩走在隊伍前列,不時感受其能量波動來確認方向。
隨著海拔升高,空氣變得越來越稀薄,呼吸變得困難。隊員們開始使用行動式氧氣裝置輔助呼吸。儘管如此,高原反應仍然在逐漸影響每個人——頭痛、輕微眩暈,甚至是判斷力下降。
”有趣的是,”王教授雖然年紀最大,但似乎適應得相當好,”高原環境中的源力流動與平原完全不同。這裡的能量更加純淨,但也更難捕捉。”
”這就是為什麼藏區有這麼多修行者,”桑傑解釋,”稀薄的空氣和純淨的源力創造了理想的修煉環境。”
下午晚些時候,隊伍進入一片奇特的地形——數百個大小不一的石柱拔地而起,形成一座天然的石林。根據玉佩的指引,他們必須穿越這片區域才能到達沉眠谷。
”這些不是自然形成的,”林雪觀察道,檢查著一根石柱的表面,”看這些細微的紋路,是源力塑造的痕跡。”
”守護者的工作,”桑傑低聲說,”傳說中,為了保護殿堂,黃袍衛士們改變了周圍的地形,創造了這座迷宮。”
確實,石林很快變成了一座複雜的迷宮。隊伍不得不依靠玉佩的指引和桑傑的經驗來選擇路徑。隨著太陽西沉,溫度迅速下降,他們決定在石林中找一處避風的地方紮營過夜。
夜晚的喜馬拉雅山脈壯麗而嚴酷。在漆黑的天空中,星辰似乎觸手可及,銀河橫貫天際。營地中,隊員們圍坐在源力加熱器周圍,分享食物和故事。
”我祖父曾經講過一個關於沉眠谷的傳說,”桑傑在微弱的光線中講述,”很久以前,有一位修行者闖入了谷中的地下世界。他發現了一個由黃金和水晶建造的宮殿,宮殿中心是七根石柱,每根石柱上都有一個符號,代表宇宙的基本元素。”
李明和林雪交換了一個眼神——這與他們在水之殿堂和火之殿堂看到的佈局驚人地相似。
”那位修行者見到了殿堂的守護者,一個穿黃袍的神秘人物,”桑傑繼續道,”守護者告訴他,這個地下世界是古代文明留下的遺產,等待著'命定之人'回來認領。修行者問如何才能證明自己是命定之人,守護者回答說需要收集七把鑰匙,開啟七道門戶。”
”那個修行者後來怎麼樣了?”李明好奇地問。